能给身体打底子的中药,一定是补阴的,因为中医说的“阴”是指身体的物质基础,“阳”是指功能。能给身体打基础的食物和药物,一般都是补阴的,基础不牢固又想增加功能,就是提前耗竭生命。
2016-05-26在古代,大蒜常被人视作解毒辟邪的食疗佳品,相信大家在很多电视节目中都有见过。这是因为大蒜具有通五脏、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之功效。其实,大蒜的奇特功效还止这些呢。
2016-05-14中医不推荐吃“反季节果蔬”,是由于蔬菜水果的属性问题。夏天的应季果蔬如黄瓜、西瓜性质多是寒凉的,在秋冬或者初春,因为过食黄瓜而引起顽固性腹泻直至营养障碍的病例很多,甚至留下不可治愈后遗症,这些都和背离了中医养生的主旨有关。
2016-05-05如果你的头、面部爱出油,排便黏稠,耳内湿,小腿肿胀,这多半是体内湿气郁结的症状。要想祛湿消肿,在赤豆汤中搭配薏米是当下季节不错的选择。
2016-04-28锅巴就是煮饭时附着于锅底的焦饭,就是把大米炒制了。经过炒制的中药,药性都比没有炒制之前要温一些。烤干的或者炒过的五谷类,自然增加了这类食物的温性,吃进去等于是让身体上上火。而对于脾胃虚弱之人,就是因为缺火力,正需要给胃肠消化增加点能量呢。
2016-04-26古往今来,很多名医都讲究在此时服用五味子,因为五味子具有收敛效果,可以防止夏天过度消耗对身体的损伤。如果说人参、黄芪、白术之类的补气药是在“开源”的话,五味子就是在“节流”,所以被称为“生津之要药,收敛之妙剂”。
2016-04-21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能使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也能使消化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旺盛,暖身、健胃的作用由此产生。姜经过不同的处理、炮制,产生的效果不同。生姜“走而不守”,偏于散寒;干姜“能走能守”,温里兼能排寒;炮姜“守而不走”,重在温里固虚。
2016-04-20日本掀起一股吃中药消除水肿的风潮,诸如当归芍药散、八味地黄丸等都是常见的方剂,但中医师提醒,水肿只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病根源,使用前仍要视个人体质是否合用,若自行滥用恐反致便祕。
2016-04-16一般来讲,每晚最好睡足6至8小时,才算是睡眠充足。想要远离失眠,除了学会放松技巧、睡前不滑手机,吃对食物也能让你睡得更香甜。
2016-04-03我们的生命最多不过3万6千天,睡眠却占据了其中的3分之1,可想而知,睡眠对我们有多重要。但是如今社会有很多人的睡眠都存在着问题,在夜晚中辗转反侧痛苦无比,那么如何改善不良的睡眠状态呢?简单的很,促进睡眠的美食可有不少哦。
2016-03-28春季的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饮食方面我们就要多吃一些有助于散热作用的食物。除此之外,春季也是养肝的季节,饮食中还需加入些平、温的养肝护脾的食物。其中,五谷杂粮中能满足春季养生要求的种类有很好,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2016-03-24喝茶是我们养生保健的方式的一种。不同的季节适合喝不同的茶,春季适合喝花茶,夏季适合喝绿茶,秋季适合喝青茶,冬季适合喝红茶。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滋补养颜的养生保健茶。
2016-03-17爱吃鱼的人有福了!国外研究发现,常吃鱼不只能变聪明,对于延缓阿兹海默症也有帮助。
2016-03-15生姜是常见的料理佐料,具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改善手脚冰冷的作用,关键营养素来自姜辣素。姜黄作为一种保健食材,虽属姜科类植物的一种,且与生姜长得相似,但实际的保健功效却大不同!
2016-03-15正值气温时高时低、天气忽晴忽雨的春天,正在与冬季所囤积之脂肪奋战的女性朋友,减重菜单别只有生菜色拉,以免营养不良,不妨把冷色拉改为温色拉,既能保持身体动能,也能补充营养所需,有助减重 计划的持续力。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