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吃藕的时候往往会将藕节扔掉,实际上,藕节是一味止血良药,不仅可以治疗鼻子出血,还可以治疗咳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月经量过多等。冬季气候干燥,容易流鼻血,出现此症状的患者不妨试试用藕节煮水饮用。
2012-11-26抵抗力不足就难以抵抗冬天的严寒,适当的进补可以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分解,以便可以产生更多的能量来抵御寒冬。山药羊肉汤具有补肺、补肾、补脾等功效,是不少人冬季进补、御寒的常备汤膳。
2012-11-23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但是在中医中,甘草是常见的中药材,也是方剂中不可或缺的一味,甘草桂枝茶就是其中一例,服用可以预防风寒感冒。
2012-11-17由于秋季易感受燥邪,至脑脉痹阻,经络不通,清窍蒙闭,因此中老年人中风常在此时高发。而中风患者的饮食调理也是不少中风患者家庭所关注的话题。中医认为,中风病病因病机非常复杂,属“本虚标实”,因此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饮食都要根据不同的虚实表现来调整,但是不论哪一期,病人都应忌浓茶、酒及煎炸肥腻的食物。
2012-11-06女性一旦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差,面容苍白或者黑黯,皮肤粗糙等问题。中医认为,女性面容黑黯是因为肾气不足,阴液亏损所导致;而皮肤粗糙则是因为阴血不足,内有燥火引起。出现这些“面子”问题的女性不妨试试以下3款膳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轻松解决面子问题。
2012-11-05气温一天天下降,感冒也将随着萧瑟秋风席卷而来。中医认为,感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风邪,要想感冒好起来,要以发汗为主。中医建议,服用完中成药后,再服一碗热粥,可以促进发汗,让感冒快点好起来。
2012-11-04秋季来了,想补补身体,又担心发胖?别担心,担心发胖的美女不妨试试喝这四款药膳。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别小看了这些药膳,它们不仅养生防病,对于预防肥胖也有一定效果呢。
2012-11-02生活中,很多人虚则补,但是中医里,虚又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秋冬季节,选用温补中药,可以增强人体肺腑活力,防病强身。但是不同的虚症需要辩证用药,否则当心适得其反。
2012-11-01药酒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最善偏于阴寒证、虚损证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服用药酒必须因久而异,年轻、体壮者不可滥用补益药酒,特别是阳盛者不宜服用助阳药酒。
2012-10-25现代人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等各种压力,很多不良情绪无法及时排解、释放,最终导致失眠多发。中医认为,失眠多由情志不佳而来,损及脏腑。想要缓解失眠症状则需肝泻火、祛痰清热、滋阴降火、健脾宁心。
2012-10-15大家都知道,秋季吃梨可以清热润燥,防止皮肤瘙痒。但你也许不知道,除此之外,秋天吃梨还可以保肝、解酒、降压,它对于痰喘气急、咳嗽、热病口渴也有一定效果。秋梨不同的吃法具有不同的治病良效。
2012-10-13很多人都知道上火要喝凉茶降火。秋季风干物燥,肝火旺盛,罗汉果茶是比较适合秋季降火的一款凉茶。此外,还有萝卜茶、枸杞茶、姜苏茶、红花茶、甘草茶、荸荠茅根茶等,都是秋季降火不错的保健茶饮。
2012-10-13年纪轻轻突然出现白发可能是肾气不足所导致。中医认为,发为肾之华。头发是肾的外现,头发的根在肾,头发花白说明肾精不足,需要补肾气。肾气不足可通过饮食来调理。
2012-10-12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就会变弱,生理机能也跟着减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等,中医将其称为虚症。中医里有“四虚”,不同的虚症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和调理方式,要辨证论治。
2012-10-12电脑用久了、电视看多了,眼睛不免出现干涩、刺痛,如何缓解眼睛疲劳?不妨试试美味又能保护视力的8款美食。
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