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长胖是不可避免的吗?当然不是,只要找对方法,随时随地都在减肥。
2020-09-17白露,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此时,秋意渐深,露重湿衣,这时,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
2020-09-07三伏天连续40天的高温炎热天气终于到头了,但接下来的日子,秋燥来袭,秋乏缠身,早晚的秋凉也逐渐加剧,各种疾病都开始蠢蠢欲动,养生万万不可懈怠!
2020-08-25处暑的“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因此处暑也代表炎热的暑天已经结束,正式进入秋天,天气开始转凉,舒适的温度,让很多人在养生方面放松了警惕,但其实,初秋的养生也是很关键的。
2020-08-2116岁的女孩两年间体重由110斤骤降到仅仅60斤,虚弱无力,面色晄白的背后,是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三代家传的国家级名老中医,根据自家行医理念,通过性味调脾,让女孩恢复健康。
2020-08-18还以为有人说自己喝口水都发胖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的确有的人不管怎么努力减肥就是瘦不下来,甚至还会越减越肥。其实这些都是体内的湿气惹的祸!
2020-08-12在生活中可以听到很多老人会说到湿气很重这一句话,有时是说房子,有时候是说环境,那么湿气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湿气其实属于中医中邪气的一种,会持续对人体造成损伤,有着相应的典型症状。
2020-08-11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的到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此民间也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立秋之后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御寒。
2020-08-07睡眠不足不仅会有黑眼圈,还会带来很多健康隐患,有的人是自己熬夜,但有的人却是在失眠,望着天花板数羊。
2020-07-31胃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胃病。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生活节奏越快就会增加胃病的患病几率。胃病在确诊之后反复发作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养胃,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的方法进行养胃。
2020-07-31我们都知道冬病夏治,夏天针灸也在此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冬养三九补品旺,夏至三伏行针忙”就说明了夏天三伏是针灸最忙碌的时节。针灸的保健作用是中医养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养生方法,针灸养生已经逐渐越来越被更多人所接受。通过针灸对人体特定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之气,增进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020-07-28三伏天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很多人会出现没有精神、口干舌燥等症状,2020年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的前一天,即公历7月16日--8月24日。冬病夏调,三伏天祛湿事半功倍,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祛湿方法。
2020-07-23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2020-07-23炎热的夏季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在下班以后把空调打开,喝上一杯冰凉的饮料或者是冰淇淋不离手。还有一部分人不仅晒被子导致被子潮湿,这些不好的习惯都会导致湿气进入我们身体里,造成湿气过重,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神经衰弱或虚胖。
2020-07-22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降至,几乎是一年中炎热的顶点,“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进入“大暑”后,高湿高热的“桑拿天”将会增多,极易发生中暑等高温疾病。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