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秋季养生
  • “秋冻”与“冷习服”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

    2008-10-10
  • 秋季保护心脏的7条建议

    秋季天高气爽,人体内的消耗开始减少。秋季以燥为特点,人们在秋季后会感到咽干鼻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

    2008-10-10
  • 秋季养生宜“喜润恶燥”

    遵循中医养生的“秋冬养阴”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中医学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在这个季节,人们很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现象。因此,秋季日常调养应以“喜润恶燥”为主,注意以下几点。

    2008-10-10
  • 秋冬养生 泡脚泡出你的精气神

    现在人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很多人家里都有淋浴设施,可以随时洗澡,也顺便把脚一起洗了,因此很多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强调泡脚?

    2008-10-09
  • 秋季口干 不能光喝水

    中医认为,肺胃受邪时容易有口干、咳嗽、口鼻干燥、有痰咳不出、口苦、大便干燥等不舒服的现象,有的人还会出现口腔溃疡,这些都和内火有关,喝水只能起到部分作用,还需要用清热、养阴、润燥的方式来应付。

    2008-09-23
  • 秋季养肺是重点 果蔬来帮忙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损伤肺,出现皮脸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食品。比如以下几种您知道吗?

    2008-09-23
  • 秋季须防4种病

    秋季要注意预防这四种病,健康度深秋!

    2008-09-20
  • 调理生活防秋燥

    入秋以后,雨水渐少,天气渐凉,气候变得日趋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秋燥”症。。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郭连澍提醒,预防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调理饮食和起居。

    2008-09-12
  • 秋季锻炼的几点建议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几场秋雨后,气温有所下降,凉爽宜人的秋季正是锻炼强身的黄金季节。实践表明,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008-09-06
  • 秋天:喝茶喝水再喝点汤

    秋天不如夏天叫渴,一着急往往忘了喝水,容易引起体内不适。所以,秋天时,千万别等到口渴甚至嗓子冒烟了才想起喝水。

    2008-09-05
  • 秋季除燥热 凉茶莫乱喝

    秋季虽燥热,但苦寒凉茶还是少喝好!

    2008-09-04
  • 多吃水果解“秋燥”

    经过两个多月的酷夏,夏季里人们普遍出汗多,体能消耗大,加之在“苦夏”中人的睡眠普遍不足,因此,在初秋季节里应适当增加营养,但要注意不能过度“补养”。

    2008-09-04
  • 秋季 滋阴润肺有高招

    秋冬时节,由于早晚气温变化大,又常有冷空气侵袭,或因气候干燥,空气中缺乏水分湿润。在这个季节里,人体的津液易伤,可出现一系列干燥的症状,如口干舌燥、鼻腔有干燥感、嘴唇干裂、干咳、咽喉干痛等,这就是中医常说的燥症。

    2008-09-02
  • 秋天胃病患者6注意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多变,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胃病患者不注意防护,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因此,秋季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008-08-31
  • 六进补误区让你越补越虚

    你可能认为吃些保健品、补品一定对健身有好处,殊不知,弄不好,你的身子会越补越虚弱!

    2008-08-30
1秋季养生的方法
2秋季怎样养生
3秋季银屑病小常识
4吃什么治秋季过敏性咳嗽
5什么季节容易得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