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可收润造滋养功效。古名医认为:晨起喝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清爽。下面几种药粥可因人因症选食:
2008-12-09秋天燥,重在养肺金,滋阴润燥、益气保肺,所以像萝卜、芝麻、黄芪、银杏等,都很适用。
2008-12-09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白或黝黑、腰膝酸疼、精神不振、手足冰冷、畏寒怕风、腹泻、身体浮肿等阴性症状。此外,女子还会出现不孕、遗尿、浮肿、性欲低下等。
2008-12-09在肠胃功能未恢复时,可将田螺煮熟喝汤,肠胃功能恢复后既可喝汤又可吃肉,疗效明显。
2008-12-09秋季是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水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是秋季养生保健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的水果由于性味不同,对人体有不同的功效。
2008-12-02秋季多燥热,身体容易上火,多吃吃这四种蔬果,给自己的肠子排排毒!
2008-11-12秋冬季节落枕频发,多是因为夜眠时肩部暴露,使得颈肩部受凉,刺激肌肉收缩,同时收缩的肌肉未能及时松弛缓解而造成的。另外,患者白天劳累过度,或晚上睡眠姿势不良也可造成落枕。也有部分病人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导致部分肌肉发生痉挛或扭伤。
2008-11-12进入11月,北方已是秋意阑珊,而南方的广州仍“乍凉还热”,虽没太多的寒意,但早晚的气温也已明显下降。
2008-11-06深秋早晚温差变化大,呼吸系统功能较弱或是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及儿童,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还会有点喘的症状,即所谓燥咳。
2008-11-02立秋过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院“春夏养阳,秋冬进补”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2008-11-0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凉,这时适当加强防寒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从而激发机体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但以下几种人不宜“秋冻”。
2008-11-01不少人抱怨,一入秋,就老是觉得喉咙里干干的,不舒服,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专家提醒,天干物燥,秋天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
2008-10-31立秋以来,由于空气干燥,早晚温差大,一些老人竟频频出现鼻子流血现象,一检查才得知竟是高血压惹的祸。10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耳鼻咽喉科崔鹏程教授提醒广大高血压患者,秋季是中老年人鼻出血高发期,一旦出现流鼻血症状后千万别仰头,防止发生出现失血性休克,另外,流鼻血还有可能是中风征兆。
2008-10-31医生,我没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怎么会过敏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刘靖介绍说,在诊室常会听到患者问这样的问题。患者通常认为,只要管住嘴,不吃虾、蟹等就能控制住过敏问题。事实上,引起过敏因素很复杂。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