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秋天来点西洋参 治疗口干疲劳

    西洋参有类似人参的补气作用,但没有人参的温燥之性,适当服用不容易上火。它能补气养阴、清火除烦,适用于肺气虚弱、容易疲劳、神经衰弱、口干咽痛、声音沙哑者。

    2014-09-13
  • 秋季进补有八个禁忌

    秋季稍加滋补能达到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在冬季到来的时候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久病。但秋季进补有八个禁忌,如忌虚实不分、忌无病乱补、忌多多益善、忌凡补必肉、忌以药代食等。

    2014-09-13
  • 秋季吃梨正当时 怎么吃最好?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中老年朋友夏季更应该多吃梨。它可以帮助人体净化器官、储存钙质,同时还能软化血管,能促使血液将更多的钙质送到骨骼。患有维生素缺乏的人也应该多吃梨。

    2014-09-13
  • 体寒吃冬虫夏草 体热服蝉花

    冬虫夏草又称虫草,性甘平,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痛、久咳虚喘等。现代医学认为它能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可抗疲劳、抗心律失常、扩张支气管、改善肾功能。

    2014-09-13
  • 养生之道:秋季不宜食用动物肺脏

    五行中肺属金而肝属木,秋季本身肺气较旺,如再贪食肺脏,就会导致肺气过旺而加重对肝的伤害,出现胁肋疼痛、腹胀、乏力、心情低落等症状,甚至使既往肝炎加重或复发。

    2014-09-11
  • 心悸烦躁口干 喝夏枯草汤

    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甲状腺肿、头目眩晕、筋骨疼痛、肺结核、带下及细菌性痢疾等。

    2014-09-11
  • 中医防辐射 喝生地栀子茶

    射线是一种外来的火热毒邪,可以从人体的皮毛、口鼻侵入人体,也可能直接伤及脏腑。辐射损伤易伤阴耗气,干扰人体五脏的功能,妨碍机体的气血生化,致使正气衰弱、抗病能力低下。因此,想要防辐射的人可以适当选用偏寒凉的清热、解毒、养阴药物做代茶饮,比如生地栀子茶、石斛西洋参茶等。

    2014-09-08
  • 百病皆因痰作祟 化痰能治很多病

    通过咳嗽排出的痰,主要分热痰、寒痰、湿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热痰,一般有痰质黄稠、舌苔黄腻的症状,这类人群多有肺病,比如肺炎、哮喘等。治疗多采用“清”法,用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常见的方剂有清气化痰丸等。

    2014-09-07
  • 口渴多汗尿频喝茯苓枸杞汤

    口渴多汗尿频是典型的肾阳不足之证,生活中很常见,有的人还会出现手脚冰冷、腰膝酸软的症状,茯苓枸杞汤可温阳利水、补肾扶正。

    2014-09-05
  • 板蓝根喝太多伤脾胃

    板蓝根性寒、味苦,长期大量服用易损伤脾胃,出现胃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尤其是体质偏寒的老人、小儿大量用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014-09-03
  • “一花一草”辅助治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指由于血液瘀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应积极处理原发病。患者不妨试试红花透骨草辅助治静脉曲张。

    2014-09-02
  • 白露多吃小米可健胃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中医学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现代医学认为,小米是优秀的食品,营养价值很高。

    2014-08-29
  • 白露节气 学做两种养生汤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季节性的易发病,所以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莲子百合煲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而柚子鸡则能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2014-08-27
  • 自制药贴 减轻腱鞘炎

    腱鞘炎多与急慢性损伤、产后受凉有关,一般表现为手掌部疼痛、患指伸屈活动受限,清晨醒来时尤其明显,活动后减轻或消失,多见于妇女及手工劳动者,好发于拇指、中指和食指,起病缓慢。

    2014-08-27
  • 秋季养生汤可选6菜7中药

    秋季煲汤成为了很多人养生的首选饮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60-90分钟,就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峰值。

    2014-08-26
1肾虚的食疗调理方法
2秋季养生的方法
3干眼症食疗药膳方剂
4抗胃溃疡的食疗药膳有哪些
5女性脱发的食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