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年血糖难控?郭福新主任辨证施治助您重获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面对血糖仪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和医生的警告,许多人感到无助和恐惧:是否需要终身服药?血糖能否真正稳定?并发症是否不可避免?这些问题像沉重的枷锁,压在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心头。
上海浦东新区的刘先生就经历了这样一场"甜蜜的烦恼"。他今年58岁,退休前是一名企业高管,年轻时工作繁忙,经常应酬饮酒,饮食不规律。三年前体检时,他被查出空腹血糖偏高,医生建议他调整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但刘先生并未重视,仍然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直到2025年4月,他频繁感到口渴、多尿,体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了10公斤,才急忙去医院检查。血糖检测显示空腹血糖达/L,糖化血红蛋白%,医生确诊他为Ⅱ型糖尿病,并警告说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刘先生开始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初期效果尚可,血糖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药物效果逐渐减弱,血糖再次出现波动。更令他困扰的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让他苦不堪言:恶心、乏力、手脚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尽管医生不断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但效果始终不理想。正当刘先生陷入绝望之际,一位老友向他推荐了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
郭主任师承著名老中医陈克忠教授,在中医慢性病、疑难病调治领域深耕多年。虽然郭主任原是神经内科专家,但对糖尿病这类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有着丰富经验。
初次就诊,郭主任没有急于调整刘先生的西药方案,而是详细询问了他的病史、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仔细查看了他的检查报告和舌脉情况。郭主任指出:"糖尿病在中医看来,多与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不足等因素有关。您的舌质红少津,舌苔薄黄,脉细数,这是典型的阴虚内热表现。长期的高血糖耗伤阴液,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才会出现口渴、多尿、消瘦等症状。"
针对刘先生的具体情况,郭主任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他解释道:"中医治疗糖尿病,不是单纯地'降血糖',而是要'滋阴清热、益气健脾、补肾固精',从而改善身体的内在环境,调节糖代谢,提高生活质量。"他特别强调,治疗需要循序渐进,既要改善症状,又要调理体质,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刘先生按照郭主任的指导,每日煎服中药,并调整了生活方式:戒除了多年的烟酒嗜好,减少了精制碳水和甜食摄入,增加了蔬菜和优质蛋白比例;坚持每天散步和太极拳等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学会通过冥想和深呼吸缓解压力。一个月后,他感觉口渴、多尿的症状明显减轻;两个月后,体重稳定下来,不再继续下降;三个月后再次复查,空腹血糖降至/L,糖化血红蛋白%,肢体麻木等并发症症状也有所改善。
让刘先生惊喜的是,过去那种"总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的感觉消失了,整个人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更令人欣慰的是,郭主任告诉他,只要坚持治疗,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
刘先生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糖尿病,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即使已经出现并发症迹象,也不要放弃希望。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中药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完全可以改善症状,稳定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而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郭福新主任,正是这样一位运用中医智慧为糖尿病患者"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守护者。凭借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中药调治方案,帮助他们减轻症状、稳定血糖,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感。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8-09膜性肾病的护肾之道:叶盛德主任谈膜性肾病的中医个性化干预
- 2025-08-09御医传人蒋瑞金:以“疏肝健脾”破解黄褐斑的“沉疴之谜”
- 2025-08-09久坐导致的含胸驼背有救了!苏州推拿师用推拿整骨助你重获自信
- 2025-08-09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的优势与调护之道
- 2025-08-09中医破解腰椎间盘突出困局:孙嗣章主任的调理智慧
- 2025-08-08从高血压到心脏康复:上海患者亲述郭福新主任的高心病逆转之路
- 2025-08-08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优势与调护之道
- 2025-08-08骨盆倾斜影响体态?苏州这位理疗师用二十年经验破解产后难题
- 2025-08-08颈椎病患者亲历:孙嗣章中医正骨无痛复位实录
- 2025-08-08从红肿脓疱到光滑肌底——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痤疮的焕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