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亲历:孙嗣章中医正骨无痛复位实录
在当代都市生活中,“椎体病”已成为困扰久坐族与体力劳动者的常见顽疾。从初期颈肩僵硬到后期头晕手麻,患者往往在理疗、牵引与手术间反复挣扎。2024年,南通市民刘志刚先生的亲身经历,为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新的启示。
“低头族”的连锁反应
刘志刚先生现年42岁,是一名互联网公司项目经理。因长期伏案工作,三年前开始出现颈部酸痛、右臂麻木等症状,经MRI检查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医生建议手术,但患者担忧术后后遗症,经病友推荐转至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求诊于清宫御医后人孙嗣章主任。
脉象如镜,辨证施治
初次问诊,孙主任通过“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精准判断刘先生体质。他发现患者脉象弦紧、舌质暗红苔薄白,结合其长期情志压力大、嗜食生冷病史,诊断为“肝肾不足、督脉瘀阻”。孙主任解释道:“颈椎病的核心在于筋骨失衡与气血不畅,单纯矫正难以康复,需以强筋壮骨、通络化瘀为纲,调和督脉气机。”
针对刘先生的体质,孙主任以整复颈椎为核心,配合中药外敷与导引术调理。他强调:“中医正骨并非强行扭转骨骼,而是通过松解筋膜粘连、恢复关节力学平衡,使气血自通。”此外,孙主任建议刘先生每日练习“八段锦”以强化颈背肌群,并严格忌口寒凉食物。
三月调理,症状趋稳
治疗初期,刘先生自觉颈部活动度改善,手麻症状减轻。孙主任根据其脉象变化,动态调整整复手法,加入轻揉肩井穴、弹拨斜方肌等技法。三个月后复查,MRI显示椎间隙高度恢复,脊髓压迫减轻。半年后随访,患者已重返工作岗位,偶有疲劳时通过热敷即可缓解不适。
这一结果让刘先生感慨:“中医正骨不是‘对抗病症’,而是重建人体力学平衡。”
孙嗣章主任的中医智慧
孙嗣章主任行医几十年,师承清宫御医杜景阳与骨伤科名医安广林,融汇御医传承与现代整脊技术。他提出“筋骨并重”理念,擅长通过触诊定位筋结病灶,结合无痛复位术调整脊椎曲度。对于颈椎病治疗,他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颈椎为百脉交汇处。疏瀹督脉、濡养筋骨,方能截断病势。”其手法特点注重“柔中带刚”,避免暴力整复损伤软组织,同时配合中药熏蒸与导引训练,形成“整复-调养-防复”三维方案。
刘志刚先生的案例印证了中医正骨在颈椎病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孙嗣章主任以筋骨同治为核心,通过力学矫正与气血调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康复路径。正如他所言:“疾病如梁柱偏倚,中医之道在于四两拨千斤。只要找到力学支点,错位自可归位如初。”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8-08从高血压到心脏康复:上海患者亲述郭福新主任的高心病逆转之路
- 2025-08-08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中医辨证治疗便秘的优势与调护之道
- 2025-08-08骨盆倾斜影响体态?苏州这位理疗师用二十年经验破解产后难题
- 2025-08-08从红肿脓疱到光滑肌底——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痤疮的焕肤之路
- 2025-08-08前列腺癌治疗新路径:苏州老中医张学民以中医辨证为钥,破解“带瘤生存”困局
- 2025-08-08中医治疗浸润性乳腺癌新思路:张学民辨证消癥,助患者重获生机
- 2025-08-07御医传人蒋瑞金:以“清利湿热”破解梅毒的“湿热毒邪”
- 2025-08-07颈椎病患者亲历:孙嗣章中医正骨无痛复位实录
- 2025-08-07脊柱侧弯像被风吹弯的树?苏州推拿师用筋骨调理扶正成长脊梁
- 2025-08-07从活动气促到轻松爬楼:上海患者亲述郭福新主任的风心病调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