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温度下降,阳气缺乏,不少人觉得四肢冰凉,难以忍受,小编在此提出几个御寒小妙招,让您远离寒冷。
◆适当进补汤药
中医有大量的补益阳气的中药,如当归、生姜、锁阳、肉苁蓉、虫草等,平素可用虫草泡水温服,也可以煎煮当归生姜羊肉汤。药食同补,不仅可以驱寒,还可增强自身的体质,对免疫力的提升很有益处。
◆艾灸气海穴、足三里穴、关元穴
这三个穴位为人体的阳气汇聚之处,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并促进阳气生发,血液通流,就可赶走聚集于身体的寒气,使身体暖和不怕冷。
◆生姜水泡脚
生姜是个宝,不但是生活中常见食材,也是一种好用的药材。作为食材具有调味、去腥等作用,作为药材则有驱寒,温通阳气等作用。特别是把生姜切碎,放入水中,煎煮20分钟用来泡脚半小时左右,这样会促进足底的血液流通,促进阳气的生发。
◆揉搓肚脐
中医强调不通则寒凝血脉,通过增加活动,全身血液流通顺畅,滋养全身脏器。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如通过跑步、健身、快步走等;也可以每天早上起床揉搓肚脐,不同方向各两组,搓10分钟左右。肚脐是人体经络中阴脉及阳脉的交通之处,通过揉搓,促进阴气与阳气交汇,达到温煦全身的作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食神本期策划“百期特辑”,把前面99期里点击次数最高的5篇文章翻出来,请了几大专家来拍砖、点评,给出更专业、更权威、更实用的食疗建议,名字就叫“百期特辑之专家独家点评”系列,希望大家能喜欢,继续支持我们栏目,也欢迎大家给食神提提你们好的想法,让我们都吃出健康、吃出快乐!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内分泌失调,亚健康状态等疑难杂症。主治高血压、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等。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