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秋燥伤人!为你推荐一些去燥养生秘笈

2017-09-30 00:20:52华龙网健康频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秋燥来袭,这时要多吃一些提高身体抗病力的食物,以免被秋燥损伤身体。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秋燥将越来越明显。秋高气爽时,更需小心“秋燥”伤人!此时,宜多吃些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的食物,以免成为病菌侵扰的对象。

  ◆秋燥吃什么可以润燥

  1、百合

  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仅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作用,而且有润肺、止咳、清新安神的功效,还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更香甜。百合可煮粥、煮糖水、蒸和炒,百合银耳粥具有滋阴润肺、健脾生津的作用。

  2、莲藕

  藕中含有很多容易吸收的碳水化物、维生素E及锌、锰、钾、镁等,生食鲜藕能使宝宝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尤其适合上火的体质。可以将藕炒着吃,也可以将藕凉拌着吃了,也可以把海带、莲藕和排骨放在一起煲汤喝。

  3、芋头

  芋头口感细软,绵甜香糯,营养价值近似于土豆,易于消化,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鸭肉

  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鸭肉味甘、咸、性微凉,清虚热,秋天容易上火、燥热、咽干口渴的体质可以适量食用鸭肉,起到清补作用。

  5、萝卜

  萝卜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钙、磷、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铁等有益成分,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

  6、木耳

  白木耳具有滋阴、润肺、生津的作用,加上冰糖熬水炖服就是一种理想的滋阴润肺佳品,可以用来调理秋季的肺燥干咳。黑木耳的营养成分与白木耳相似,黑木耳的铁元素含量非常丰富,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

  ◆小贴士:推荐几款润燥养肺食疗方

  1、冬荷煲老鸭

  配方:冬瓜1200克,瘦光鸭1只(重约1500克),鲜莲叶1/4片,芡实80克,干贝40克,陈皮1/4个,清水和盐各适量。

  制法:陈皮泡软刮瓤、冬瓜洗净刮瓤去核仁(可连皮)切中等方块或厚片状、鲜莲叶、干贝洗净清水浸泡备用;瘦光鸭洗净斩小块与芡实、清水适量同入砂锅先煮滚20分钟,调小火捞去浮油,放入冬瓜、莲叶、干贝、陈皮等文火同煲30~40分钟,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2、辽参西洋参汤

  配方:辽参1条,枸杞子20克,西洋参5克,红枣3枚(去核),瘦肉1两(剁碎),清水适量。

  制法:上料放瓦盅内隔水炖2小时。

  3、鲜鲍石斛汤

  配方:鲜鲍2个(带壳)、石斛5克、红枣6枚(去核)、猪腱肉适量(剁碎)。

  制法:鲜鲍刷壳洗净,同余料放瓦盅内隔水炖约2小时。

  4、双莲百合枇杷汤

  配方:鲜莲藕500克、莲子30克、百合30克、枇杷叶20克、排骨适量,食盐少许。

  制法:莲藕去皮洗净切成块状,排骨斩件,与余料、清水适量同入汤锅煮沸后捞去浮沫,转文火煲1小时左右,加入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时捞去枇杷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秋燥
  • 秋燥感冒颗粒

    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详细]

    去看看 ¥0.0
  • 秋燥感冒颗粒

    清燥退热,润肺止咳。用于感冒病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