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夏季贪凉 别忘了给身体祛祛湿

2017-08-17 01:18:50华龙网健康频道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夏季体内湿气大,容易使人的阳气受损。如何才能去除体内的湿毒呢?学学下面四种祛湿的方法。

  体内湿气多是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通常说来,湿气有内湿和外湿之分,内湿是脾肾阳虚,运用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症;外湿是外感邪湿,因气候潮湿,或受雾露之邪引发的湿症。

  为了防止湿气带来更多的病症,那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要怎么才能去除体内湿毒,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吧!

  湿气的危害

  1、精神不佳

  湿气大时,人体中的松果激素量较大,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浓度较低,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全身乏力。

  2、引发湿痹之症

  长期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

  3、身体疾病

  体内湿气重会使人饮食减少,消化不良,影响排泄,长时间会引起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是恶性肿瘤。

  4、皮肤暗黄长痘

  体内的湿气会抑制体内火气的排出,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

  5、引起肥胖浮肿

  湿气进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引起肥胖,湿气留滞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甚至导致肾的利尿功能减弱,严重的会造成全身浮肿。

  祛湿的方法

  1、运动排汗法

  运动出汗时很好的排湿方法,运动活络身体器官运作,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2、饮食清淡

  多吃清淡食物,凉性、生冷的蔬菜瓜果容易造成肠胃不适,而酒肉、牛奶等又不易消化,所以建议清淡的饮食,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吃红豆、薏米、荷叶等具有排湿功能的食物,忌讳油腻、甜食和凉性食物等加重湿气的食物。

  3、防止环境外湿

  要保持室内干爽,在阴雨绵绵的天气要关闭门窗;不穿没干透的衣服,生活用品都应该烘干后再用;洗完澡应该擦干身体水分,吹干头发,还要避免淋雨,防止湿气侵入;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带走室内湿气;更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让湿气侵入人体。

  4、中医祛湿

  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排除体内湿毒;可以选择艾灸,汗蒸,拔火罐或中医穴位按摩的方法辅助身体排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小疾病大麻烦第27期:夏季手汗症引起的“湿”尴尬

人们常常会在紧张、兴奋或在比较热的环境中,手掌轻微出汗,可是有这样的一群人当他们处于紧张焦躁不安,手掌甚至不断滴出水来,医学上称之为手汗症。到底什么是手汗症,为何会发生手汗症?手汗症的治疗有哪些?特意请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微创胸外科主治医师叶穗晖为我们揭开手汗症的面纱。 。

特别策划
阳虚
  • 刺五加片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详细]

    去看看 ¥0.0
  • 龟芪参口服液

    益气养血,滋阴助阳,适用于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少食倦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详细]

    去看看 ¥47.0
  • 十全大补酒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详细]

    去看看 ¥0.0
推荐专家更多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