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容易有湿,因为天气本身就潮湿闷热,特别是七八月份,在中医里叫“长夏”,由脾所主,是湿气最重的季节。
湿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它和自然界中湿的性质很相近:有湿的时候,身体也会出现黏腻的感觉,比如舌苔很腻,身体觉得沉重,不爽快,甚至头都是蒙蒙的,中医形容“头重如裹”,意思是头部好像被湿布裹着一样,发沉,发蒙,胃口不好,大便也是黏腻不成形的,皮肤还可以出疹子,而且这种疹子会有少量渗出物,总之也是湿乎乎的……这些在中医里都会诊断为“湿”。
简单一点讲,中医的湿就是没有及时代谢出去的废物,是停留在体内的“脏东西”,可以是过高的血脂,过高的血糖,过高的尿酸,以及入侵身体的各种微生物。这些东西好比“垃圾”,能否及时清理决定于“清洁工”是不是给力,这个“清洁工”就是中医说的“脾气”,中医也因此将脾和长夏这个湿气最重的季节联系在一起。
中医的脾气就是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所以,只要这个人功能不足,是脾虚的,他就比其他人更容易有湿,甚至就是个湿重的体质,所以,所有不以健脾为基础的祛湿、除湿、利湿,都是空谈!
能祛湿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二陈丸、木香顺气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二妙丸。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英国拟全面禁售中成药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