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小暑养生宜冷淡

2016-07-07 00:10:43北京晨报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此时天气虽已热,但还达不到最热的程度,所以叫小暑。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也是阳气最旺盛之时,人体消耗大,身心宜清淡度日。

  【小暑】

  初候温风至

  次候蟋蟀居宇

  末候鹰始鸷

  京城步入小暑,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汉语里,暑为热,小暑也即小热。此时天气虽已热,但还达不到最热的程度,所以叫小暑。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初候温风至,次候蟋蟀居宇,末候鹰始鸷,说明小暑风中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昼长夜短,也是阳气最旺盛之时,人体消耗大,身心宜清淡度日。

  心冷淡

  外热须内“冷” 心静体自凉

  中医“四季养生”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夏季气温增高,人们容易紧张、烦躁、心火过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在夏季容易在情绪激动或过劳的状态下,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导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碍,血压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养生尤其要护养心脏。

  心是供应人体气血的枢纽,也可以说是人体最累的器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情绪波动时,人体会因为精神上的负面刺激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因此,夏季应多做制怒平和的自我调节。

  《黄帝内经》倡导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的说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静可生阴缓冲心阳之火妄动,阴阳协调达到保养心脏,静则神安,静才能养生心脏。

  这里所说的“静”指的是舒缓、寡欲、安静三种意念与状态。一是在天气炎热之时,心脏活动负担加重,此时要慢中养心,避免过劳、过于紧张,适当减慢生活工作节奏;二是要清心寡欲,调节自己克制大悲大喜,减少非分之想,就会减少心烦伤心。三是多选做安静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绘画、钓鱼、下棋、散步等,调节精神入静,保持心情舒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中暑痉挛
  • 保济丸

    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详细]

    去看看 ¥10.3
  • 力度伸泡腾片(橙口味)

    1.增强机体抵抗力,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2.用于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3.用于预防和治疗坏血病。[详细]

    去看看 ¥67.0
  • 清凉油

    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叮咬。[详细]

    去看看 ¥7.5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