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中秋的脚步近了,最近诊间收治许多肠胃不适的患者,不少病患在门诊时表示,最近胃胀到快要爆炸了、一直胀气,甚至明明饿了却又吃不下,面对这些肠胃不适容易胀气的情况,中医师建议,可借由中医3穴位按摩,或是轻盈紫苏饮等2药膳茶饮,就能轻松解决这些恼人的胃胀气问题。
大林慈济医院中医部医师杨纾怡表示,胃胀气是1种症状,不是1种病,其实造成胃胀气最常见的病症是“激躁性肠胃炎”,是肠胃失调的功能性肠胃病,此症状会持续3个月,且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年轻族群则多为饮食习惯或生活型态不良造成。
消胃胀气 放屁打嗝有效
面对胃胀气,首先要先找出胀气的位置,若是胀气的位置在肚脐下,可能是因为肠子蠕动的状况不佳所引起,就要先处理排便的问题。但如果胀气的位置在肚脐上,则可能是进食的习惯及消化能力不佳所引起,例如吃太快、吃饭配话、情绪压力、乳糖不耐症、肠躁症等都是加重胃胀气的元凶。
一般而言,想排除胀气,通常放屁、打嗝是最常见的生理反应,目的是让肠胃蠕动恢复正常。但如果无法顺利放屁、打嗝,千万别硬逼自己,不妨起身缓慢走动,帮助刺激肠胃蠕动。其实,想改善胀气,最简单的方法是记录饮食习惯,及早找出胀气原因,才能早日对症处理,挥别胀气。
生活4小细节 除胃胀气
中医师提醒,面对胃胀气,一定要从生活的小细节开始改变,包括:
1.莫急莫慌慢慢吃:不要暴饮暴食,每一口食物多咀嚼20下。
2.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取:如豆类制品、地瓜、花椰菜、芋头、牛奶、可乐等。
3.减少不容易消化食物摄取:如米糕、汤圆、粽子、年糕、饭团、肉圆等。
4.用餐后多散步:不要马上坐下或趴下;饭后喝汤要适量,饭前喝汤更好。
按3穴位 除肠胃胀气
中医师建议,借由穴位按摩,每次可以按30下,有症状就可以按,以指腹轻轻按摩即可,消除肠胃胀气,包括:
1.内关穴:位置在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其作用可缓和胃降逆,帮助消化。
2.合谷穴:位置在虎口处,于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两条筋的中间位置,具有行气止痛,解便助消化。
3.天枢穴:位置在肚脐两侧2寸(3横指)处,可消食化积,利水通便。
药膳2茶饮 消除胀气
1.轻盈紫苏饮:成分为紫苏叶2钱、山查2钱、乌梅1钱,以500c.c.热水煮滚待凉即可饮用。
2.窕窕顺畅饮:成分为决明子1.5钱、陈皮2钱、玫瑰花1.5钱,以500c.c.热水煮滚待凉即可饮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