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防秋燥先养生 3原则调整免疫力

2015-09-24 01:06:58华人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但秋季人体精气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

  时序进入秋季,除小心过敏外,养生更应调整免疫力为主。中医师提醒,秋季养生应掌握3原则,平日除早睡早起、多运动外,更要多补充一些滋阴润燥、养肺的药膳食材,以便滋润、促进新陈代谢,远离疾病发生风险的出现。

  中医师李郁佳指出,秋季,在每年的农历6月到9月期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今年的秋天从新历8月7日立秋开始,一直到11月8日的立冬结束。宜以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调理。

  润燥养肺 平润胶质为主

  中医辩证认为,秋季燥气当令,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干燥,会造成体内水份耗伤,尤其以呼吸系统、肠胃道、皮肤的干燥为主。如果秋天不注意养生,秋燥、秋凉最易伤肺,易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甚至会诱发皮肤干燥龟裂等症状。

  建议:秋季饮食应以收养、滋阴、润燥、养肺为主。

  平日宜多吃平润食物,包括梨子百合、玉竹、荸荠枸杞等,梨子蒸熟更佳,以便润心肺、养胃阴;或多吃些胶质食物,包括:银耳海带山药、莲子、海参、菇类等食物润燥。

  秋燥养生 3大禁忌

  1.忌过燥:秋季气候干燥,会使人皮肤、呼吸和肠道干燥。饮食上避免油炸辛辣食物,皮肤涂擦保湿乳液、嘴唇涂抹护唇膏预防干燥破裂,补充水分预防便秘

  2.忌贪凉: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在衣着方面要随温度增减,不能过度贪凉。在饮食方面,不宜多吃寒凉食物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其应禁忌。

  3.忌乱补:秋季忌温补,过多温补,会造成水分越发耗散。应以补而不腻的淡补为主。

  秋燥伤肺 3原则养阴润肺

  原则1:饮食。秋季进补宜养阴润肺。

  重点:

  1.宜养阴、生津、润肺。秋季药补常用的养阴药物有西洋参、沙参、欠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石斛、川贝等。

  2.秋季食补,可以多吃一些如冰糖炖梨、甘蔗、枇杷、银耳、蜂蜜、芝麻、豆浆等具有很好润燥功效的食品。

  3.色白入肺,基于五脏与五色之对应关系,白色食物可养肺。例如白萝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药材有杏仁、山药、伏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

  原则2:运动。秋季运动要注意。

  重点:

  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但秋季人体精气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