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阵阵热风吹得人们感觉干巴巴的,就连呼出的气都是干热干热的。口干舌燥、咽喉肿痛、流鼻血、皮肤干燥脱屑、浑身乏力等症状都找上身来。据营养膳食师介绍,初夏天气干燥容易致病,只要细心调理好饮食、生活起居,就能轻松度过这个初夏。
2009-05-11夏季气温高,人体喜凉。此季老人应以清补为宜。清补,是以寒凉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有大麦、小麦、绿豆、百合、白糖、黄瓜、菠菜、白菜、豆芽菜、芹菜、水萝卜、竹笋、茄子、荸莽、兔肉、鸭肉、羊肝、牛乳、鸡蛋及新鲜水果等。应经常食用这些食物,以达到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作用。
2009-05-11脾的作用主要是“运化”和“升清”。“运化”即将摄取的饮食进行消化,其中之精华通过脾的“升清”,使其送到心肺而转输到全身,糟粕则排出。
2009-05-11夏季炎热,饮食应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利尿为好,时令瓜果是度夏好伙伴。
2009-05-11以往每到夏季,我总感到疲劳无力,食欲减退,身体衰弱,甚至发生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前年,一位老中医告诉我,这些症状从中医的角度上讲是得了“暑伤气”,俗语叫“苦夏”。老中医针对我的病症提出了自我调理的三条意见,还真有效。
2009-05-11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各项生命指征旺盛,血液循环加快,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季节,很多人会不自主地陷入养生保健的误区。
2009-05-11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个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2009-05-11高温天气会影响人的肠胃功能,食欲减退,导致人体有气无力,所以在这段时期要注意适当进补。
2009-05-11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以“凉”克之,“燥” 以“清”驱之。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空调大开,门窗紧闭,这是夏天,在写字楼里工作的人们要面对的共同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工作就是一天,并且天天如此,皮肤干燥、眼睛干涩都会自动“找上门来”。但可怕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2009-05-11时令已进入夏天。整个夏季将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内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对我们整个夏季的养生很有指导意义。
2008-08-13江苏省中医院门诊二楼冬病夏治敷贴现场异常火暴,早上7:30不到,设在二楼的分号台已人头攒动。
2008-08-08随着空调的普及,“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在城市中早已司空见惯。有调查显示,室外30多℃高温的时候,广州有些写字楼内的温度仅为10多℃。专家指出,每年的炎夏,颈肩痛、风湿、关节痛的患者会猛增50%,究其原因,都是猛吹空调惹的祸。
2008-08-08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上火”,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火”。
2008-08-02“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名言,出自《内经·素问》,体现了战国时“天人相应”的思想。
200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