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意即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牙齿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及气血不足有关。
2007-11-15读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效应,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特别是抑扬顿挫的高声朗读,既能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增加肺活量,又能舒肝理气,调达情志。
2007-11-15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傍晚锻炼更有益健康。生理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体力的发挥,还是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黄昏时分为佳。
2007-11-15静默养神应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重要的是要做到静默,双眼微闭,全身肌肉极度放松,练熟以后就可达到一种忘我入化天人合一的境界。静默养身时应注意防寒避风保暖防暑,时间每次以15~30分钟为宜,一天可进行2~4次。
2007-11-15《菜根谭》中言:“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意思是:心中如果没有对物质的贪求,心境就会像秋日的天空,晴朗的海面一样澄明辽阔。这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是大有助益的。
2007-11-15仁者寿,恶者悲。有人做过统计,仁者与恶者的患病率、死亡率之比为2:18。《黄帝内经·太素》中说:“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北宋邵雍说:“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要重视养生,善于“和于阴阳,调和四时”,还要重视道行修养,这样才能“福”临“寿”来。
2007-11-15健康有三个要素“一个是体格健康,一个是精神健康,一个是社会和人的融洽”,所以它有三层意思。
2007-11-15闫老认为,退休、离休的老年人,首先应从心理上克服“未老先衰”的思想,培养开朗的性格,保持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要有积极向上的追求和正确的自我评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要总认为自己不行了。要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
2007-11-14事实上,老年人在认知方面虽然思维速度慢一些,但多数老年人头脑清晰,他们可以不断学习新东西。
2007-11-13我们总结认为,长寿与医疗条件、家庭护理、家庭亲情氛围,以及饮食结构等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2007-11-13家庭中适当熏香,令人精神愉快、清雅舒适。不过,室内长时间熏香,尤其密闭门窗时燃香,是不利于健康的。
2007-11-13按摩现在风行全国,备受中老年人青睐。按摩方法简单,容易掌握,不花分文。能增强免疫力,是防治疾病的最佳保健法。
2007-11-13事实证明,大凡心胸淡泊豁达、不被功利所累的人,大多会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实现“心静寿自高”的夙愿。
2007-11-13台湾知名作家林良先生说:“养生之道,在我认为,就是保持心情的愉快,不要让别人不愉快,也不要因为别人而自己不愉快。”
200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