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2008-07-04《本草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徵瘕。”“盖麝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若诸风、绪气、诸血、诸痛,惊痫徵诸病,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之通之耶?非不可用也,但不可过耳。
2008-07-03【功能主治】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2008-07-02【功用主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2008-07-01《本草衍义补遗》:《本草》不分苍、白,议论甚多,《四家本草》言之误矣。如古方平胃散,苍术为最要之药。《衍义》为气味辛烈,发汗尤速。又白术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除湿之功为胜。又有汗则止,无汗则发,与黄芪同功,味亦有辛,能消虚痰。
2008-06-29“纯天然的药物毒副作用小,所以更让人放心。”如今,不少百姓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也难怪,中医药有几千年的历史,“越天然,越安全”的传统观点自然深入人心。但事实有时却并非如此。
《本草经解》:桑叶气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苦甘有小毒,得地中南火土之味,而有燥湿之性,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在山区的一些个体医生或乡村郎中,喜欢将山上及路边自采的野菊花代替菊花使用。其实,二者并非同一种植物,其功能和主治也有所不同,不可混同。
2008-06-26《本草汇》:肉桂,散寒邪而利气,下行而补肾,能导火归原以通其气,达子宫而破血堕胎,其性剽悍,能走能守之剂也。
2008-06-25《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
2008-06-24《本草求真》:香附,专属开郁散气,与木香行气,貌同实异,木香气味苦劣,故通气甚捷,此则苦而不甚,故解郁居多,且性和于木香,故可加减出入,以为行气通剂,否则宜此而不宜彼耳。
2008-06-23地震之后,四川灾区人民牵动着全部炎黄子孙的心。有些人更因为此辗转反侧无法安然入眠。关爱灾区人民的同时,也请大家都保重身体。
2008-06-23说起急救,很少有人会想到中药。其实,中药也有“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相比,紫雪丹和至宝丹却鲜为人知。北京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姚卫海指出,目前安宫牛黄丸用得最多,紫雪丹相对少些,至宝丹基本不用了。
2008-06-21麦门冬的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2008-06-21黄芪(耆)素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最常用中药材。中文名黄芪含义为黄色的头,意指其药材根的黄颜色和至要的补药。《中国药典》收载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200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