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喜欢在家里贮藏一些补药,以防不时之需。但药材类补品若贮存方法不当,极易变色、走油或被虫蛀、发霉、腐烂。如人参、银耳等,若仅仅是由原来的白色或淡黄色变成黄色或炒米色,则仍可使用,但若其内部已变成棕色或褐色,则应弃之。
2014-10-31麝香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制成香料,也可入药。麝香有几大功效,可用于闭证神昏、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等。
2014-10-30在中医理论里,秋冬季节不仅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季节。因为在秋冬季,较低的气温预示着人们会减少剧烈运动,从而降低了对营养的消耗。
2014-10-29有人习惯于在中药煎前用沸水浸泡药材,认为这样既缩短煎煮时间,又可使中药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溶出,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中药不可用沸水泡。
2014-10-20对于煎中药,大多数的年轻人会很困扰,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中药煎煮之前是否用冲洗。其实中药材一般是不用清洗的,若是感觉有泥沙不干净的话,可以快速过水一下,俗称“抢水洗”,而不是反复清洗。
2014-10-19登革热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可参照温病学“疫疹”、“湿温”、“暑温”、“伏暑”等病证辨证论治。
2014-10-14很多比较年轻的人对于煎中药会很头疼,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找对窍门就能轻松应对。以下有几个小技巧:药罐一定要洗净、是否加盖随药应变、要“煎透”、“榨干”。
2014-09-29香蕉皮性寒,生姜汁温热,将香蕉皮捣碎,加入姜汁,搅匀外用,可以温通血脉,的确能起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2014-09-29我们每个人身体上本来就“自带”了六味地黄丸:人身上有六个穴位恰好与六味药相对应,经常对它们进行适当按揉,可以收到与服用六味地黄丸相当的功效。如果用药物配合穴位,还能收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2014-09-12抹大蒜即便可能因一时刺激引起鼻腔毛细血管收缩而减少流血,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刺激多了反而导致更容易流鼻血,是不可取的。
2014-08-30生姜和白葱有驱寒发汗的功效,所以与淡豆豉、盐同炒有更好的驱寒效果,对受凉诱发肚子痛的患儿是比较好的中医外治方法。
2014-08-29醋可以散瘀血、除坚积。现代医学发现,醋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其实和中医讲的是一个道理。要想预防落枕,建议大家睡觉时还要注意选用适宜的枕头,还要注意多抬头活动颈部,防止颈肌劳损。
2014-08-29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2014-08-26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
2014-08-26内镜下常表现为多发性点状或阿弗他溃疡。慢性非糜烂性胃炎可为特发性,也可由药物(特别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参见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部分),克罗恩病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幽门螺杆菌可能在此不发挥重要作用。
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