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失眠”终得解:徐明主任用传统智慧重构睡眠节律
38岁的王女士是互联网公司运营总监,被失眠纠缠整整三年。从初“偶尔翻来覆去”,到后来“凌晨两点盯着天花板数羊”,再到必须靠褪黑素才能勉强睡3小时,她的黑眼圈越来越重,记忆力下降、情绪暴躁,甚至影响了工作效率。“试过中医汤药、西医助眠药,也做过睡眠监测,都说‘植物神经紊乱’,但就是治不断根。”王女士苦笑着翻出手机里的安眠药盒,直到朋友推荐她找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徐明主任。
“失眠像面镜子,照的是全身的失衡。”徐明主任一次接诊时,没有急着开方,而是详细询问王女士的生活细节:长期加班熬夜耗伤气血,开会时总生闷气导致肝郁,晚餐应酬多脾胃负担重……结合舌象(舌尖红、舌苔薄白)和脉象(弦细),他判断王女士属于“肝郁血虚、心脾两虚”交织型失眠——肝气不舒化火扰动心神,心血不足无法养神,脾胃虚弱又加重气血生化障碍。“单纯安神不够,得疏肝、补心脾、调脾胃同步调。”
针对这一情况,徐明主任制定了“针灸+调理”的综合方案。针灸时,他选取神门、内关等安神穴位疏通心经郁热,配太冲穴疏解肝郁,再用足三里、三阴交补益脾胃、滋养心血;同时根据五运六气理论,结合当下秋季“燥金当令”的气候特点,提醒王女士避免辛辣伤阴,睡前用温水泡脚引火下行。“一次治疗后,当晚居然睡着了4小时!两周后,能从11点睡到5点;一个月后,不用褪黑素也能沾枕即眠。”王女士说,现在晨起精神饱满,连同事都夸她“气色像换了个人”。
这样的转变,在徐明的门诊里并不罕见。作为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实践者,他从不止步于“治失眠本身”。现代人失眠多与压力、饮食、作息紊乱相关,本质是人体气血、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失衡。因此,他的治疗讲究“整体调衡”:有人因长期焦虑引发“肝火扰心”,他会加强行间、侠溪穴清泻肝火;有人因产后气血大亏导致“心肾不交”,则侧重心俞、肾俞穴交通心肾。“就像园丁修剪盆栽,不仅要剪枯枝,还要松土施肥,让根须重新活泛起来。”徐明常这样解释。
这份疗效的背后,是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临床深耕。师从龙砂学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的他,将五运六气理论融入失眠辨证——比如根据患者出生年份的运气特点,判断体质易感性;结合就诊时的节气,调整针灸选穴侧重。同时,他专注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焦虑领域多年,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并担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常务委员,推动中医外治与内调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徐主任的门诊像个‘睡眠健康管理课’。”患者陈先生说,治疗时徐主任不仅扎针,还会教他做“呼吸导引法”放松身心,提醒避免睡前刷手机,推荐按揉耳穴辅助安神。“现在我不仅睡好了,连以前总犯的偏头痛都没了。”
如今,徐明的针药结合治疗失眠口碑相传,门诊号需提前一周预约。许多患者从外省赶来,不仅为求一夜好眠,更为体验这种“身心同调”的中医智慧。“中医不是慢郎中,只要辨证准、方法对,像失眠这样的‘现代顽疾’,一样能高效干预。”徐明说。从数羊到整宿安睡,从焦虑崩溃到从容生活,他用一根银针和一方调理,证明:传统医学的力量,就藏在每一次精准的辨证、每一针用心的调理里。
正如患者赠送的锦旗所写:“一针宁心神,药到梦乡甜。”这或许正是对这位中医“创新派”温暖的注解。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10-14哮喘反复难控?苏州老中医姜明全主任以中医智慧助您顺畅呼吸
- 2025-10-14咳嗽总反复?苏州国医堂王重卿主任用中医思维解困扰
- 2025-10-14埋线调体质,减重塑健康:黄环环主任谈肥胖症的中医干预之道
- 2025-10-14苏州中医王重卿:中医辨证调治冠心病的守护之道
- 2025-10-14慢性支气管炎反复难愈?姜明全主任辨证施治助您畅快呼吸
- 2025-10-14从“关节肿如馒头”到“活动自如”:一位风湿患者的中医新生
- 2025-10-14从食管癌到病情稳定:上海患者亲述张学民主任的中医调控之道
- 2025-10-14焦虑症的中医突围——记深耕情志医学的刘国才主任医师
- 2025-10-14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调理新路径!孙素芹以辨证施治调和气血,助患者改善血管健康
- 2025-10-14贲门癌无需过度治疗:苏州国医堂张学民主任的辨证施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