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药物依赖:孙嗣章主任用脉诊破解风湿难题
在当代风湿免疫疾病诊疗领域,“类风湿性关节炎”已成为困扰许多人的顽疾。从初期关节隐痛到后期活动受限,患者常陷入“止痛药依赖”与“功能丧失”的恐惧循环。2024年,南通市民吴桂芳女士的亲身经历,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刻骨之痛”的纠缠
吴桂芳女士现年45岁,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常年伏案备课、冬季受寒,她早在三年前出现晨起手指僵硬、膝关节肿胀的症状,但因教学任务繁重未予重视。2024年初,体检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X光提示指关节间隙狭窄,医生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建议长期服用甲氨蝶呤或注射生物制剂。吴女士担忧药物副作用及疗效波动,经同行推荐转至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求诊于清宫御医后人孙嗣章主任。
脉象如镜,辨证施治
初次问诊,孙主任通过“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精准判断吴女士体质。他发现患者脉象弦紧、舌质淡胖,结合其长期情志压抑、嗜食生冷的特点,诊断为“寒湿痹阻、气血亏虚”。孙主任解释道:“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核心在于先天阳气不足,后天寒湿侵袭,痰瘀互结于关节,需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为根本,调和气血阴阳。”
针对吴女士的体质,孙主任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核心,开具了调和脏腑的方剂,并配伍健脾利湿药材。他强调:“中药调理并非直接消除炎症,而是通过改善体内环境,阻断寒湿生成的根源,使痹阻关节自然舒展。”此外,孙主任建议吴女士每日练习“八段锦”以柔韧筋骨,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生冷食物摄入。
半年调理,功能渐复
治疗初期,吴女士自觉晨僵时间缩短,关节肿胀减轻。孙主任根据其脉象变化,动态调整药方,加入桂枝、白术增强温经健脾之力。三个月后复查,炎症指标显著下降,指关节活动度增加。半年后随访,患者已停用西药,仅通过中药维持调理,可自如完成握拳、屈膝等动作,课堂教学恢复如常。
这一结果让吴女士感慨:“中医调理不是‘压制症状’,而是从根源重建平衡。”
孙嗣章主任的中医智慧
孙嗣章主任行医几十年,师承清宫御医杜景阳与骨伤科名医安广林,融汇御医传承与现代临床经验。他提出“治未病”理念,擅长通过脉象预判疾病趋势,尤其在风湿病领域积累了丰富案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他认为:“痹症虽表现为寒湿,实则源于阳虚。温阳化湿、通络透邪,方能标本兼治。”其用药特点注重“温润调和”,避免辛燥药物伤阴,同时结合功能锻炼与情志疏导,形成“药疗+身疗”的综合方案。
吴桂芳女士的案例印证了中医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孙嗣章主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调节内环境、恢复气血运行,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控制路径。正如他所言:“疾病如寒冰覆枝,中医之道在于化其根本。只要找到失衡关键,痹阻亦可自然消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2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调理新思路——访苏州国医堂吴仲德主任
- 2025-07-28肾虚乏力、精力不足?苏州国医堂沈利华:辨证调治护根本
- 2025-07-28脖子前倾藏不住气质?苏州国医堂宫涛老师帮你“调”回来
- 2025-07-28腰上起疱疹、疼得直咧嘴?郭福新主任调治让疱疹‘消得快、不留痛
- 2025-07-28从力不从心到重振雄风——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阳痿的重生之路
- 2025-07-28宫颈癌的中医突围之路:张学民以辨证施治守护生命防线
- 2025-07-28小儿腹胀反复?金超推拿终结儿童腹胀难题
- 2025-07-28苏州老中医吴仲德主任谈胃炎:中医辨证和胃护膜的中医治法
- 2025-07-27胃病调理新思路——访苏州国医堂吴仲德主任
- 2025-07-27强直性脊柱炎逆转实录:孙嗣章主任辨证调理显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