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调理新思路——访苏州国医堂吴仲德主任
近年来,胃病因其反复出现的胃痛、胀闷、反酸、嗳气等症状,成为困扰许多人的消化系统常见问题。苏州国医堂便民工作室专家、苏州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吴仲德,凭借五十余年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对胃病等胃肠疑难病症的辨证施治颇有心得。他主张以中医整体观为纲,结合患者体质差异灵活用药,通过调和肝脾、和胃护膜,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
中医视角下的胃病病因与病机
胃病在中医范畴中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证型,其发病与饮食失和、情志不畅、脾胃虚弱、外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吴仲德主任指出,此类患者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或嗜食辛辣肥甘、饮酒无度,损伤脾胃阳气;或过食生冷寒凉,导致胃失温煦;部分患者因情绪焦虑、压力过大,肝气横逆犯胃,气郁化火,灼伤胃津;更有年老体衰、劳倦过度者,脾胃虚损,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升清降浊,形成“胃痛隐隐、胀闷不舒、遇寒加重”的典型表现。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湿热中阻等证型交织,使得病情反复难愈。
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优势
相较于单纯依赖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等西医对症治疗的短期控制,吴仲德主任更注重从根源调理体质。他通过望闻问切辨识患者证型,例如对肝胃不和者以疏肝和胃为主,对脾胃虚寒者侧重温中健脾,对湿热中阻者则清热利湿兼顾护膜。中医治疗不仅可快速缓解胃痛、反酸等表象,更能调节全身气血阴阳平衡,改善患者易感体质。吴主任强调,中医用药讲究“以简驭繁”,通过调和脏腑、平衡寒热,逐步恢复胃的正常通降功能,从根本上减少反复发作带来的痛苦。
日常调护与预防建议
吴仲德主任提倡“治未病”理念,建议患者:
饮食上以温和易消化为原则,避免辛辣、烧烤、冰饮、甜腻及腌制食物,可适量食用小米、山药、南瓜等健脾和胃之品,或饮用少量姜枣茶温养中焦;
注意情绪调节,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易加重肝胃不和,可通过散步、听音乐、冥想等方式舒缓心情,保持心态平和;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晚餐不宜过晚或过饱,饭后可适当活动促进消化;
注意胃部保暖,避免受寒加重脾胃虚寒,冬季可佩戴护腹带,夏季少吹空调冷风直吹胃脘;
若出现反复胃痛、胀闷不舒、黑便或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进展影响生活质量。
专家提醒
胃病需早发现、早干预。吴仲德主任提醒,若胃痛、反酸等症状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影响正常饮食睡眠,应及时就医排查。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27强直性脊柱炎逆转实录:孙嗣章主任辨证调理显奇效
- 2025-07-27苏州国医堂推拿:让孩子告别“口水娃”困扰
- 2025-07-27中医治疗甲状腺癌新思路:张学民辨证消癥,助患者重获生机
- 2025-07-27性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机之光”——蒋瑞金主任以整体辨证重塑生命能量
- 2025-07-27早饱、反酸、大便不成形?郭福新主任辨证调治让肠胃‘强’起来
- 2025-07-27早泄难控别焦虑 苏州国医堂沈利华:辨证调治固元阳
- 2025-07-26久无兴致、举而不坚?苏州国医堂沈利华:中医辨证助阳起
- 2025-07-26月经乱、爱生气、浑身烘热?郭福新主任用中药让更年期‘温和’过渡
- 2025-07-26从腰膝酸软到元气充盈——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肾虚的重生之路
- 2025-07-25无需手术与放化疗!张学民用纯中药为直肠癌患者开辟温和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