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逆转实录:孙嗣章主任辨证调理显奇效
在当代体检报告中,“甲状腺肿瘤”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从无症状的偶然发现到担忧恶性可能,患者常陷入“手术恐惧”与“观察焦虑”的两难境地。2024年,南通市民张明华先生的亲身经历,为甲状腺肿瘤的中医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肿瘤阴影”下的挣扎
张明华先生现年45岁,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常年伏案工作、压力巨大,加之饮食不规律,他早在三年前体检时发现甲状腺右叶有肿块,但因体积较小且无不适,未予重视。2024年初,复查显示肿块增大至厘米,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医生建议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张先生担忧术后丧失甲状腺功能及疤痕影响形象,经病友推荐转至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求诊于清宫御医后人孙嗣章主任。
脉象如镜,辨证施治
初次问诊,孙主任通过“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精准判断张先生体质。他发现患者脉象弦涩、舌质暗紫,结合其长期情志不畅、嗜食肥甘的特点,诊断为“气滞血瘀、痰毒互结”。孙主任解释道:“甲状腺肿瘤的形成与肝气郁结、痰凝血瘀密切相关,需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为根本,辅以扶正祛邪。”
针对张先生的体质,孙主任以调和肝脾、疏通气机为核心,开具了疏肝解郁的方剂,并配伍活血化瘀药材。他强调:“中药调理并非直接消除肿块,而是通过改善体内环境,阻断痰瘀生成的根源,使肿块自然缩小。”此外,孙主任建议张先生每日练习“八段锦”以疏通经络,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半年调理,肿块消散
治疗初期,张先生自觉颈部胀痛减轻,情绪逐渐平稳。孙主任根据其脉象变化,动态调整药方,加入浙贝母、玄参增强化痰散结之力。半年后复查,甲状腺超声显示原肿块缩小至厘米,边界清晰,血流信号消失。一年后随访,肿块完全消散,张先生感慨:“中医调理不是‘治标不治本’,而是从根源调和气血。”
孙嗣章主任的中医智慧
孙嗣章主任行医几十年,师承清宫御医杜景阳与骨伤科名医安广林,融汇御医传承与现代临床经验。他提出“治未病”理念,擅长通过脉象预判疾病趋势,尤其在甲状腺肿瘤领域积累了丰富案例。对于该病治疗,他认为:“肿块虽小,关乎全身气机。疏肝健脾、化痰通络,方能标本兼治。”其用药特点注重“温通调和”,避免苦寒药物伤正,同时结合情志疏导与生活方式干预,形成“药疗+心疗”的综合方案。
张明华先生的案例印证了中医在甲状腺肿瘤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孙嗣章主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调节内环境、恢复气血运行,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控制路径。正如他所言:“疾病如磐石,中医之道在于化整为零。只要找到失衡关键,肿块亦可自然消融。”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25中医视角下的甲亢管理:苏州老中医孙嗣章主任的调理智慧
- 2025-07-25弱精难育寻良策?苏州国医堂沈利华:辨证施治护生机
- 2025-07-24久坐、尿频、会阴不适?苏州国医堂沈利华:中医辨证调前列腺
- 2025-07-24久坐圆肩、背部厚重?苏州国医堂宫涛老师帮你“松”出挺拔
- 2025-07-24狼疮性肾炎的护肾之路:对话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叶盛德主任的中医辨证之道
- 2025-07-24小儿腹泻反复发作?苏州国医堂金超20年推拿经验显奇效
- 2025-07-24结肠癌的中医突围之路:张学民以辨证施治守护患者生命防线
- 2025-07-24从色斑难消到面色红润——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黄褐斑的重生之路
- 2025-07-24西药吃了三年震颤仍反复?郭福新主任用中药帮帕金森患者‘找回’平稳
- 2025-07-23从‘吞咽困难、抬手费劲’到‘能自己吃饭、梳头发’:上海阿姨亲述郭福新主任调治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