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视角下的风湿病管理:孙嗣章主任的调理智慧
在当代免疫系统疾病诊疗领域,“风湿病”已成为困扰中青年群体的慢性顽疾。从反复关节肿痛到晨僵僵硬,患者往往陷入“止痛药依赖”的焦虑与对关节变形的恐惧中。2024年,南通市民周晓琳女士的亲身经历,为风湿病的中医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
“疼痛循环”的困境
周晓琳女士现年36岁,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常年伏案批改作业、久坐不动,加之冬季受寒,她早在两年前就常感双手指关节隐痛,晨起僵硬,但因症状时轻时重且无快速药,未予重视。2024年初,她出现膝关节肿胀、行走困难,医院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抗CCP抗体升高,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建议长期服用甲氨蝶呤及非甾体抗炎药。周女士担忧药物副作用和病情进展,经病友推荐转至苏州国医堂名医工作室,求诊于清宫御医后人孙嗣章主任。
脉象如镜,辨证施治
初次问诊,孙主任未直接开方,而是通过“六宫十二部脉剖脉法”细致分析周女士的体质。他发现患者脉象弦细而涩、舌淡苔白腻,结合其长期受寒、情志压力大的特点,判断其证属“寒湿痹阻、气血瘀滞”。孙主任解释道:“风湿病的核心在于先天阳气不足,后天寒湿侵袭,导致经络气血不通。治疗需以温经散寒为本,活血通络为标,调和脏腑气机。”
针对周女士的体质,孙主任以祛寒除湿、活血化瘀为原则,开具了以桂枝、羌活温通经脉的方剂,并配伍当归活血养血。他强调:“中药并非替代西药,而是通过激发自身阳气,改善局部微循环,打破炎症恶性循环。”此外,孙主任建议周女士调整工作姿势,每日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以增强气血循环,并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
三个月调理,僵痛缓解
治疗初期,周女士的晨僵时间逐步缩短,关节肿胀减轻。孙主任根据其脉象变化,动态调整药方,加入杜仲、牛膝增强强筋健骨之力。三个月后复查,类风湿因子滴度下降,血沉指标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半年后随访显示,患者偶有轻微酸痛,但通过艾草泡脚和热敷即可缓解,完全回归正常教学工作。
这一结果让周女士感慨:“中医调理不是‘暂时止痛’,而是从根源驱散寒湿。”
孙嗣章主任的中医智慧
孙嗣章主任行医几十年,师承清宫御医杜景阳与骨伤科名医安广林,融汇御医传承与现代临床经验。他提出“治未病”理念,擅长通过脉象预判疾病趋势,尤其在风湿病领域积累了丰富案例。对于该病治疗,他认为:“寒者温之,瘀者通之,不可一味攻伐。”其用药特点注重“温通兼施”,避免苦寒药物伤正,同时结合患者生活习惯调整,形成“药疗+行为干预”的综合方案。
周晓琳女士的案例印证了中医在风湿病管理中的独特价值。孙嗣章主任以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调节内环境、恢复气血运行,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控制路径。正如他所言:“疾病如寒冰封冻,中医之道在于温阳化滞。只要找到失衡关键,痹症亦可重归柔韧。”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发邮件至tousu#mail.39.net;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
- 2025-07-18乙肝肾调治之道:对话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叶盛德主任的中医辨证智慧
- 2025-07-18苏州家长必看!这位体态矫正师苏州国医堂宫涛让孩子的双肩重归平齐
- 2025-07-18从个体到整体:苏州肾病专家叶盛德主任谈IGA肾病的中医个性化治疗
- 2025-07-18头晕、健忘、手脚发木?郭福新主任辨证调治让脑供血‘慢’变‘稳
- 2025-07-18从求子无望到十月怀胎——蒋瑞金主任用中药调治不孕的新生之路
- 2025-07-18从“无法手术”到“带瘤生存”:苏州中医专家张学民如何破解肺癌困局?
- 2025-07-18食管癌的中医破局之道:张学民以辨证施治守护患者生命防线
- 2025-07-17小儿厌食挑食?苏州国医堂金超20年推拿经验显奇效
- 2025-07-17产后骨盆松弛?沈立坚以中医智慧调和脏腑,重建力学稳定
- 2025-07-17从脊柱僵硬到自如活动:南通患者亲述孙嗣章主任的中医调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