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辨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四诊,掌握了辨证资料之后,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与盛衰、人体正气的强弱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为八类不同的证候,称为八纲辨证。
2009-09-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清泉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误以为中医中药只擅长治疗慢性疾病和治未病,其实在急症、重症和传染病治疗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他认为,应对此次疫情,应当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
2009-09-10中医认为,失眠病位主要在心,并涉及肝、脾(胃)、肾三脏。机体诸脏腑功能的运行正常且协调,人体阴阳之气的运行也正常,则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会出现睡眠障碍——失眠。
当前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空气中湿度很大,人们普遍感到不舒适。最近到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消化科、皮肤科等就诊的门诊病人明显增多。
2009-07-23皮肤癌的中医辩证论治、专方验方、外治法等。
2009-07-10中医学的真气学说是其理论的精髓。认识气的运动规律可以捕捉生命的序参量,通过对序参量的影响可以决定生命的走向。
2009-06-14鼻渊、鼻鼽,均为鼻塞、流涕,久而难愈的疾患。流脓涕而臭者为鼻渊;流清涕不臭者为鼽。
2009-03-21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它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的器质和功能变化,病证结合即将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学临证处理疾病、组方遣药、保证疗效的前提。
2008-08-07气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系统中一个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普遍的范畴。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自然观。
2008-03-24发病类型的多样性:由于邪气的种类、性质、致病特点,以及致病的途径各有不同,人体的正气状态各有差异,感邪的轻重不一,因而,不同的疾病,其发病形式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2008-02-13中医治疗法则丰富而多变,除正面攻补的各种方法外,还常以一些特殊的疗法出奇制胜,这些特殊法则中很多是利用反向思维创制的。
2008-02-09糖尿病初期患者一般属中医实证,常在饭后、运动后出汗,称之为实汗。患病时间较长后正气亏虚,以手足多汗常见,称之为虚汗。
2007-11-23中医认为,糖尿病性神经性膀胱属于中气下陷证,治疗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2007-11-23道学和中医学的关系,一般而言,就其内在的文化本体的一致性上,是在哲学层次上的统一。因此,道学对中医学的贡献,就必然表现为以道的本体论影响中医学理论及实践的具体发展。
2007-09-14所谓中和之数理,在《易传》中是谓“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200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