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
公司来了一个男同事,长得特别高,也特别瘦,每天都在办公室吃猪腰子,还是水煮猪腰子,一点佐料没放,一到饭点办公室里就一股尿骚味儿,今天一位同事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你是有多虚啊,天天吃猪腰子。”
男同事愣了一下,瞪住眼睛一脸真诚的说:“哦~我肾虚,说是可以以形补形,我多吃点猪肾,补回来。”
此话一出,办公室里哄堂大笑。
事后问的那同事跟小妙吐槽:“这人到底有没有常识啊,以形补形能治病,全天下哪里还有那么多病人。”
小妙看着她,说:“你可千万别不信哦~”
和这位同事一样,很多人都很疑惑,以形补形真的能治病吗?以形补形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今日份小妙科普开启。
一、“以形补形”真的能治病吗?
“以形补形”能不能治病,首先要说一说大家所认为的以形补形是什么。
大家所认为的“以形补形”就是吃什么补什么,例如上文中的男同事肾虚,所以认为吃猪腰能补肾,再比如核桃长得像大脑,所以可以补脑,以此类推,就是大家所认为的“以形补形”。但这样的“以形补形”显然是错误的,是不能治病的。
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需要40~50种营养元素,其中包括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在我们日常饮食中,任何食物都或多或少含有这些营养元素,只不过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比如说,肉类含有的脂肪和蛋白质稍多一些,而蔬果类则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和纤维素。
但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食物,进入体内后都需要经过消化、吸收、生物转化等环节后,才能通过血液循环把各类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也正因为如此,吃下的食物会被分解成多种营养物,并不是吃什么补什么,也就谈不少“以形补形”可以治病的说法了。
二、中医讲的“以形补形”究竟是什么?
看了上面的文章,你是不是在想,中国人“以形补形”都传承上千年了,中医也有以形补形的治疗方法,你凭什么说不对。别着急,小妙来跟你解释。
其实,中医讲的“以形补形”跟我们所理解的以形补形是不一样的。
“以形补形”其实是中药“取像比类”的延伸,它是一种取于形象而归于抽象,再用于形象,同时加以生活经验矫正的方法论,强调的是辨证选用,不可以完全套用,比如说肾结石患者不可食用肾脏来“以形补形”,这种做法不但无法消除结石,反而会增大结石或增加结石复发的可能,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对症治疗,同时进行饮食控制,预防结石的复发。
所以说,中医认为的“以形补形”并不等同于“吃什么补什么”,不是简单的用什么形状的食物来补什么脏器。
其次中医讲的五脏和西医所认为的五脏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
中医讲的五脏不是指脏器实体,强调的是生理功能,比如肝运动系统、肾运动系统,而西医的五脏为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是根据不同部位进行划分的,因此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大众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养生的重视,“以形补形”越来越受大众喜爱,然而,目前市面上流传着很多不靠谱的“以形补形”,那么,有哪些不靠谱的“以形补形”?
三、不靠谱的“以形补形”,你中招了几个
不靠谱的“以形补形”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钱财,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毕研霞主治医师对此表示,事实上,这几个不靠谱的“以形补形”,有很多人都中招过。
● 吃鱼眼对眼睛好:鱼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确对眼睛有益处,但其实鱼眼睛吃起来不仅又干又硬,而且鱼肉所含的营养素比鱼眼所含的营养素多得多,所以说,“以形补形”吃鱼眼对眼睛好不过是个安慰剂,毕竟,吃鱼眼还不如吃鱼肉。
● 吃猪脑、核桃补脑:说到“以形补形”,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猪脑和核桃,事实上,不论是猪脑还是核桃,都没有补脑的功效,不可否认,这两种物质都富含丰富的营养元素,但科学的补脑是指大脑的“发育”和“衰老”两个板块,这是很难单纯从食物中获取的。
● 腰子、牛鞭补肾:动物的腰子属于高胆固醇食物,过多摄入胆固醇不仅没有“补肾”的作用,反而会增加肾脏负担,越补越虚,甚至增加患肾病的可能或是加重肾病的危险,而牛鞭虽是动物的生殖器官,却不合雄激素,因此,也无法起到“补肾”的作用。
● 骨折就喝骨头汤:一提到“以形补形”,不少人脑海里一定会冒出骨头汤补钙这个说法,并且认为骨质应该多喝骨头汤,以此“以形补形”。事实上,骨折后喝骨头汤要分时间段,一般来说,骨折后1~2周内饮食应清淡,不宜过多摄入骨头汤,过于油腻的骨头汤会使瘀血积滞,影响骨折的恢复,往往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以形补形”并不是简单的“吃什么补什么”,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食物中所含的营养元素的确是人体所需的,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也是有益的。只不过,我们应该学会科学饮食,均衡营养,才是正确的做法。
参考资料:
[1] “吃核桃不补脑”,“以形补形不科学”应成常识.新京报.2019-02-19
[2] 云舒.漫话中医的以形补形与以脏补脏[J].现代中医药(北京),2015:15-1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以形补形”在坊间甚为流传。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何盈犀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指出,不要盲目听信所有的“以形补形”,最好能一个个仔细辨别。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评论几种常见的“以形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