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不论是阳气还是阴气,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身体的病症出现。阴阳平衡,相对的就代表身体代谢的情况,如果身体代谢出了问题,随之而来的疾病也就会增多。如因阴气不足则容易出现午后潮热,阴虚盗汗的症状。而阳气不足的话,就会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无力,甚至头晕心悸的症状。接下来就让中医用专业的方法告诉你,怎么样去判断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1、呼吸
通常一个人的呼吸频率和节奏,代表着这个人是否健康。平稳且有力的呼吸,是一个人处于正健康情况的正常表现。如在日常生活中,呼吸开始变弱,节奏变的异常,就说明了这个人有可能在某个方面出现问题,而由于其体征偏虚,则可以考虑阳气不足。若在运动后出现呼吸不顺,不规律,典型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表现,也说明了身体处于一个虚弱状态。需要尽快的补充阳气,提高体质,来维持身体平衡。
2、怕冷
该症状常见有脾阳虚的人,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功能衰弱。基本的营养得不到补充,身体的代谢和循环随之降低,这样就出现了畏寒症状。一个阳气充足的人,即便在较为凉爽的环境下,也是不会太过于惧怕的。因此怕冷也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
3、面色
一个人的身体状态以及气血是否充盈,可以从面色上看出。如我们一般在运动后,脸部会出现潮红,这就是气血充盈,循环系统功能旺盛,并在局部造成充血的表现。因此也可以证明,此时我们的阳气是足够的。并不会因为阳气的缺失,在运动后出现面色苍白的情况。
4、声音
平时我们说的一个人中气十足,那也就是他声音洪亮且平稳,自身气场强盛。这是直接受自身阳气的影响的,此时阳气的多少决定了自身声音的变化。相应的有气无力的声音与状态,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一个缺乏阳气的人,说话是不会铿锵有力,让人觉得气场十足的。
阳气的充盈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活动的根本。缺少了阳气,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是日常活动的基础要素,需要我们时刻注意和保持,如受到疾病的侵袭,阳气容易缺失,此时还需要进行药物或其他手段的治疗和控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