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高,一些食物很容易滋生细菌,若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导致食物中毒。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病,常见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类、能产生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那么,夏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呢?一起来看看。
预防食物中毒五大招
1、要洗手
烹煮、调理食品前后,都要澈底将双手清洁乾淨,若有伤口,就要包扎。
2、要新鲜
不只食材要新鲜,用水也要注意要卫生。
3、要生、熟食分开
处理生、熟食过程,需要使用不同器具,以免发生交叉污染,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4、要彻底加热
食物中心温度需要超过摄氏70度,细菌才容易被消灭。
5、要注意食品保存温度
生鲜食品保存温度要低于摄氏7度,在室温下不宜放置过久,否则细菌、微生物很容易大量滋长,造成食物中毒风险。
食物中毒急救措施
1、停用可疑食物
立即停止进食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
2、家庭急救
保留剩下的食物或中毒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3、催吐
对中毒不久且无明显呕吐症状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好办法。如果还不能吐出的话,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引吐。
4、导泻
如果中毒者进食受污染食物的时间已超过2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5、送院治疗
经上述急救,中毒者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