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就像身体的“毒素去除剂”,它不仅充当着血液过滤器,还身负储存能量、帮助肠道消化食物的重任,肝不好身体机能会大大受影响。
但由于肝脏没有神经,不体检很难知道肝脏的状态,因此,很多人伤肝而不自知。为了解决这一重大难题,中医专家潜心研究,发现肝脏不好时,面部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作为预警。
面部三大特征≈“肝毒”已深!
1.两鬓微霜
《黄帝内经》认为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血充足的时候,头发就可以正常生长。气血不好时,头发就会出现干枯、变白甚至脱落的情况。而两鬓与胆有关,肝胆互为表里,所以两鬓长白发可能暗示肝胆血不足。
2.长黄褐斑
肝主疏泄,肝功能受损时,肝代谢也不好,人体内部气血运行受阻,就容易出现血瘀、水肿和闭经等情况。
3.有黑眼圈
肝脏的本色是青色,青主寒证、淤血。当我们情绪不好时,肝气郁滞、气息不畅,就可能导致血液流通不畅,黑色素聚集在眼周围,形成黑眼圈。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的人表现尤为明显。
只需5招 保肝护肝事半功倍
既然肝脏那么重要,而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又难免有熬夜、喝酒等伤肝习惯,那么保肝护肝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医专家总结了以下5个养肝秘诀供大家参考:
1.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大家平时不仅要注意劳逸结合,还得学会自我疏导、调节好心情。
2.多吃大蒜、洋葱、蘑菇等高硫化物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药用蘑菇。菌菇类、人参等含有强力抗氧化剂麦角硫因,不仅能帮助肝脏中和自由基,还可以增加酶的生产。
3.保持清淡饮食和“三高”饮食:高维生素(多吃新鲜蔬果)、高蛋白(以大豆等植物蛋白为主)、高糖。
4.不要盲目崇拜中医,过度进补。严格意义上讲,“保肝药”是不存在的,不要被市场上的保健品迷了眼。
5.有必要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活血药物,比如丹参、当归、黄芪等。尤其推荐黄芪泡水喝,物美价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