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得满头大汗,一直被老年朋友视为“运动到位了”。坚持运动固然有益健康,但到出大汗的程度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冬季。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冬三月养生的核心是“藏”,措施之一是“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无泄皮肤”就是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否则可能使阳气外泄。古语说:“久泻伤阴,过汗伤阳”,对老年人来说,一年四季都不宜选择出大汗的运动。出汗后感觉疲惫和口渴,就说明阳气受到了损伤。
老年人运动后出大汗,可能是由两个原因所致:一是运动过于剧烈。年纪大了以后,体力下降、骨质脆化,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问题,剧烈运动既容易造成骨折,还容易导致血管意外,非常不适合老年人。二是动作虽然缓慢,但运动时间过长。比如很多老人觉得跳广场舞运动量并不大,多跳一会儿才有效果,但跟着舞群从头跳到尾,需要一个多小时,坚持下来基本也是一身汗。这样运动会促使身体释放大量激素来分解蛋白,补充过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加快器官衰老。若超出心脏负荷,还会造成心脏功能衰退,有害身体健康。
因此,老人最好选择和缓、低强度、少量、持续的运动。运动后,以身体微微出汗、筋骨舒展、不疲劳为宜。像慢跑、踢毽子、打桌球、交谊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运动三四次,每次30~60分钟,运动过程中保持最佳心率(每分钟100~110次)。运动时,可穿吸汗的棉质衣服,最好再带件外套,以防出汗后受凉。▲(中国老年医学会心脑血管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 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