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声音嘶哑,只会用胖大海泡水可不行

2017-09-20 00:00:00生命时报
栏目关注:

  声音嘶哑,简称声嘶,最典型症状是咽干喉痛,常被叫做“鹅公喉”,平时即使把各种润喉片、利咽梅当零食,胖大海、乌梅泡水代茶饮,甚至进行喷喉、清热解毒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仍可能收效不大。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声嘶因长期用声过度引起,也与没有掌握科学用声方法有关,症状较轻的可引起嘶哑、发音疲劳,“休声”后可改善;严重者能失声,嗓子干涩、疼痛不适,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也无法缓解。临床上对声嘶患者的常规治疗多为超声雾化吸入或服用清咽开音中成药,同时佐以胖大海泡茶、含润喉片等日常保健。但对长年累月需要大量用嗓的人来说,上述方法效果多不明显。

  “对声嘶患者的治疗,一是加强中医辨证,二是进行嗓音康复训练,做好后续的嗓音养护。”冯惠玲指出,从临床上看,声音嘶哑患者大多辨证为肺气不足和痰瘀互结两种证型。

  中医认为,“话多耗气”,用嗓过度的人说话太多,易致肺气不足,临床表现除声嘶外,还会有声怯懒言、神疲乏力等症状,只服用一些利咽开音的中药,往往很难解决所有问题。“金击有声,五音皆出于肺”,治疗声嘶宜从补肺益气入手,养阴润喉为辅,对说话“声嘶力竭”的患者效果更好。通常认为,白色归于肺,食物、蔬果中凡为白色者,大多有补肺作用,如梨、荸荠、银耳、百合、白萝卜等可以适当多吃。

  长期声嘶患者还有另一个特点是“病久则入血入络”,临床上辨证为痰瘀互结型,除声嘶外,还表现为干咳有痰的正虚邪实症状,宜攻补兼施,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以行气化痰祛瘀为原则进行治疗。

  冯惠玲建议,患者在用药症状好转后,接受下一阶段的后续治疗,包括完整的嗓音训练,腹式呼吸和调息,选择性地进行口腔和咽喉肌肉协调性训练等。▲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林昭彤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