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是常见病症,其病因很多,例如损伤、炎症、过敏反应、退化性疾病等。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补肝养肾可有效缓解关节痛,临床还可根据主症不同而选方配合,如四妙散可清热利湿、消肿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可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药要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使用。
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食疗和外治方法,临床效果也很不错,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1.百合粥。取干百合25克(或鲜百合50克)、粳米100克洗净,冰糖适量(糖尿病人禁放)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至米熟汤稠,放温后服用。以上是两次量,急性发作期每日可服3~4次,缓解期早晚各1次。
2.樱桃泡酒。鲜樱桃适量,洗净晾干后,倒入低度的粮食发酵酒,如米酒、黄酒,浸泡一周即可。樱桃与酒比例为1:10,即100克樱桃用1000毫升酒。每日早晚各饮用20毫升。樱桃酒宜在避光、阴凉处贮存。高血压患者慎用,酒精过敏者禁用。
3.中药熏洗。取等量的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川椒、艾叶、桂枝、桑枝,水煎后熏洗患处。此方具有祛风、温经散寒、利水活血、止痛等功效。熏洗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分钟即可,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最佳。
4.中药熨烫。取白芥子、吴茱萸、紫苏子、莱菔子各100克,加适量水,微波加热后放于药袋中,再将药袋置于患处,随时移动药袋,用力均匀,来回推烫。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快,随着药温降低用力增加,同时速度减慢,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为宜。
5.金黄散外敷。金黄散是常用外科中成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取适量金黄散制成粉末,以绿茶水或清水调成糊状,平摊于清洁纱布上,湿敷于患处,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保持湿润,每日换药1次,5日为一个疗程。皮肤有溃烂或创口忌用;敷药时若出现红疹、瘙痒、水疱等过敏反应,应暂停并做相应处理。用药期间应忌烟酒、辛辣、煎炸食物。
若日常生活中出现突发剧烈疼痛,或疼痛难以缓解,须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衰、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慢性前列腺炎、糖尿病肾病、紫癜肾炎、痛风性肾病等各种原发、继发性肾病及内科疑难病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