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武汉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生 庹玲玲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时下,这句话在健康养生领域非常流行。不少人认为,出汗意味着给身体排毒,因此有必要让自己和需要被款待的朋友常常去健身房或桑拿房发汗排毒。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中医典籍认为,汗为津液所化,而津血同源,且津液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汗液的形成与排泄是气血运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气血运行与心肺作用有关,所以汗液应与心肺两脏的功能有关。汗出得太多或许会伤及心阴,导致人白天无精打采、乏力、心慌等。因此,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出汗多等于排毒多的说法不成立。
西医也不认同出汗等于排毒。汗液中98%~99%的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只有1%~2%是尿素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所以汗水的排毒作用,实际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运动和汗蒸都要适量,过量出汗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健康有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出汗过多,可能暗示着机体存在某种疾病。1.甲状腺功能亢进:怕热多汗是“甲亢”的典型症状之一,可伴有头发干枯、脱发、指甲变脆、消瘦等。如果经常在冬天或空调房里大汗淋漓,需要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时,会出现出汗量增多的现象,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头和背部等),可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脚颤抖的表现。3.嗜络细胞瘤:大汗淋漓是嗜络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偶尔也会持续出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治感冒久咳、胃肠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阴痒、崩漏、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及小儿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疳积等病症有丰富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