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看上去白白胖胖的,但却一点都不壮实,平时稍稍一运动就说累了,天气冷热变化的时候,也是很糟糕,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咳嗽气喘的,这可怎么办才好呀?
孩子虚胖多病 家长该如何护理
“气”,在中医上指的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对人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一些小儿,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等原因,形成了气虚体质,他们虽然有些看上去也是白白胖胖的,但实则为“虚胖”。小儿的气虚从脏腑上分类多为脾气虚,其次为肺气虚和肾气虚。气虚体质的小儿由于元气不足,气虚则御邪无力,不能很好地抵御其他病菌的侵袭,因此这类患儿往往容易生病。此外,疲乏无力、精神不振、气促懒言、容易出汗、胸闷、消化不良等,也跟气虚有关。
那么,家有虚胖多病的小儿,家长该如何护理呢?
1.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饮食上,要均衡膳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少吃甜、肥、粘、腻的食品,少吃零食,饭前尽量少吃过甜、高脂肪或高糖的食物、饮料等,以免引起饱胀感而影响食欲;作息上,充足的睡眠对于体质的增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爸爸妈妈要注意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使机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在天气适宜时,可以适当多带孩子接触新鲜的空气阳光,多参加户外活动,
2.减少与病菌的接触,降低发病机会: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以免着凉,在流感季节,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一些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保持居室空气的流通,家里有人感冒时,注意戴好口罩,避免与孩子亲密接触,此外,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从外面回来或进食前,要注意清洗双手,以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3.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调理体质:为了恢复身体的“正气”,提高抗病能力,可以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补益脾肺之气功效的中药或药膳加以调理,平时如为脾气虚体质的小孩可用太子参5g、淮山10g、茯苓10g、鸡内金5g煲猪胰汤,每周2次,可以达到较好的健脾扶正作用。(指导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潘明沃博士 通讯员:彭文斌 林惠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