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中秋节过后,重庆的天气愈加凉快,不少市民纷纷穿上了秋装。9月22日22时21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在这一时节,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昼夜温差会变大。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呢?
秋分节气来临,天气干燥,身体容易缺水开始“秋燥”,气温过度干燥,会对呼吸系统直接造成影响,注意影响的脏器是肺脏。此外,秋分天气转凉,脾胃易受凉。患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1、起居要有常
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秋分之后,应当早睡早起,晚上10点前入睡,早上7点前起床。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顺应阳气的舒展。
2、饮食宜温润
秋属肺金,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3、情绪要乐观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因此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4、运动要适度
金秋季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散步、打球、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
◆小贴士:秋分养生吃什么?
1、胡萝卜
胡萝卜的营养很全面。中医认为,胡萝卜生甘味平,具有下气补中,健脾化滞,养肝明目,解麻疹、痘疹毒等功效。胡萝卜对改善便秘很有帮助,也富含β-胡萝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鲜的胡萝卜排毒效果比较好。
2、山药
山药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秋分时节吃山药可暖身养胃,不失为老少皆宜、价廉物美的滋补品。
3、莴笋
莴笋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莴笋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能够促进人体的肠壁蠕动,防治便秘。莴笋的其乳状浆液,能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和胆汁的分泌,能迅速帮助人体排出宿便和毒素以及浊气,起到清肠、减肥、瘦身的作用。
4、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5、南瓜
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高手。南瓜里丰富的果胶还能促进溃疡的部位愈合,“吸附”细菌和有毒物质,包括铅等重金属物质,因而起到排毒的作用。(华龙网整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小三九要介绍的是一道经常在我们餐桌上出现的芹菜炒香干,为什么要分享给大家一道如此普通的家常菜呢?那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时节为什么适合是吃芹菜的好季节吧!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