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贴秋膘”是民俗,是要在天气渐凉的时候,给身体打基础,贴“膘”就是囤积脂肪,在食物热量严重不足,人们多瘦弱的年代,脂肪这个三大营养物质之一,对身体的贡献绝对重要,而从机理上讲,无非是强调身体之阴的重要性,因为无论是脂肪还是蛋白质,这些构成我们身体的基础物质,在中医里,都属于阴。从这个意义上说,“贴秋膘”在今天的正确含义应该是补阴,从立秋之后开始补阴,是中医的养生准则之一。
立秋之后,人的气血已经收到内里,这个时候卫外功能比夏天弱,气血吸收运化功能却比夏天强,所以,立秋之后容易感冒,但却不像夏天那么容易闹肚子了。无论是“贴秋膘”还是补阴,选在“立秋”之后,就是要充分利用内脏气血渐盛的时机。我们熟悉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补阴的基础方,也是补阴的首选。
补阴的最适宜者,多是本身瘦弱的人,也就更容易阴虚,阴虚严重的会有手脚心发热,总是口渴的感觉,这种人要在补阴的基础上加点清虚火的药,他们的热也是因为阴虚导致的虚热,“知柏地黄丸”就适合他们,这个药吃到手脚心不那么热就要停止,改用“六味地黄丸”这个没有清热药物在内的补阴药维持,因为知母和黄柏虽然是去虚热的,但是如果过服,就会伤及身体的阳气。
立秋之后,喝的药茶也和夏天有所差异,出于补阴的目的,可以用枸杞,麦冬泡水,如果煲汤,生地龙骨汤是很好的补阴药膳,可以用生地熟地各10克,一两斤猪脊骨,一起炖。生熟地能补阴,生地偏凉一点,在刚立秋的时候用它,可以避免纯用熟地的滋腻和上火。这个汤也是广东人的例汤,广东天气热,那里的人们早就感知到了炎热对身体之阴的消耗,这个汤也算是他们生命智慧的选择结果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立秋到来时,为了弥补因为“苦夏”而失去的体重,北方有一项习俗叫“贴秋膘”,通常都会吃一些肉类,如猪肉、牛肉或鱼肉等来弥补失去的营养。当然,贴秋膘不是狂吃大鱼大肉,为了应个节气,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道非常简单好做的毛家红烧肉。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肠胆囊息肉,胃癌,食管癌,肠癌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