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宜顺时而养,养护体内阳气,谓之“春夏养阳”。但夏季不能一味养阳,因为临床上单纯的“阳虚”或“阴虚”很少,多见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故而应“养阴扶阳”。
夏季饮食以滋阴润燥的食物及水果为主,例如怀山药、芝麻、鸭肉、荸荠、甘蔗等,平时可以用百合、沙参等滋阴润肺的中药材来泡水、熬粥或煲汤。如果有阳虚的症状,例如怕冷、腰酸腰冷痛、头昏耳鸣等,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滋阴补阳,且不上火。另外,夏季昼长夜短,阳气充盛,阴气不足。因此夏季的睡眠时间也要做一定的调整,就寝时间为晚上10:00~11:00,早晨起床时间为5:30~6:30为宜。
补气。夏季闷热潮湿,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卫气属阳,行于脉外”,意思是说人体的卫气如同卫士守护着我们的体表,卫气虚就会导致“卫表失固”,门户大开,体内的津液易于外泄,人体表现为异常多汗。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卫气流失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夏季养生要注重补气。
常用的补气食物如小米、粳米、莜麦、扁豆、胡萝卜、香菇、豆腐、马铃薯、红薯、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鲢鱼、黄鱼等。气虚比较明显的,如出现精神不振、气短懒言、乏力,可用生晒参、西洋参泡水喝,补气旺神。每天按摩脾腧穴和足三里穴可改善气虚。夏天出汗过多时要补充盐分,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佐以少量咸菜,可以增进食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炎炎夏日,经常感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许多人反映,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每天吃清炒黄瓜、木耳炒肉丝……很想知道有什么菜肴可以让人食欲大增,而且最好是平时比较少吃的。本期39饮食编辑就带大家领略异域风味,学做各种简单的外国料理,开启夏季视觉与味觉盛宴!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