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不可不吃的冬至养生美食

2015-12-22 00:38:44新浪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冬至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特定的习俗,大部分地区是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明冬至气候寒冷,吃吃带汤的美食不仅有纪念意义,还可以驱寒。

  2015年12月22日,冬至就到了。冬至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特定的习俗,大部分地区是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明冬至气候寒冷,吃吃带汤的美食不仅有纪念意义,还可以驱寒。给大家推荐一些冬至后的养生美食。

  冬至养生美食——饺子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吃饺子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点心 饺子 肉馅 饺子皮_29812988_xxl

(冬至吃饺子)

  冬至养生美食

  当归首乌鸡汤

  制作原料:鸡肉300克,首乌15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肉切成小块,与首乌、当归、枸杞、生姜加水同煮,先用大火,煮开后,改文火慢煮l一2小时左右,加入调味品。

  适宜人群:适用于血虚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头晕目眩,及腹中冷痛、产后虚寒腹痛、创伤疼痛、痈疽疮疡、风湿痛,及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头发早白、遗精、带下等症。还适用于贫血、动脉硬化、高血脂、神经衰弱、便秘及久病体虚血虚之人。另外,还可用于肠燥便秘、产后便秘者。

  禁忌:泄泻者忌用。本品滋腻,故腹胀满、湿痰重者忌用。本品也不可与萝卜、葱、蒜、猪肉、羊肉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同食。

  当归甘温补血通经.辛散温通而活血止痛,质润可润肠通便。何首乌强壮神经,治疗神经衰弱,还可强心,助血液生长,还可解毒止痒,治疗皮肤瘙痒。枸杞子补养肝肾。三者配伍,与鸡肉同煮食,温补之力强,最适于肝血虚之人服用。

  银耳鸡汤

  制作原料:银耳10克,鸡肉J00克,盐等调味品。

  制作方法:先将银耳用清水泡软,然后与鸡肉加水同煮,大火煮开,改小火、煮半小时,加入调味品,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亏虚.五脏虚损之纳l少、虚弱头晕、小便频数、耳鸣、四肢乏力、身体赢瘦、产后乳少、精少精冷者,大小肠有热之痢疾、便血痔疮、咽喉疼痛、便秘,肺热咳嗽、牙痛,及轻度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另外还可用于醉酒不适者。还可用于咯血、干咳、口干渴、咽干、肺胃阴虚之咳嗽、便秘及吐泻所致之阴液亏虚者。

  禁忌:风寒咳嗽者忌食。鸡肉性温热,阳盛体质之人慎食。

  鸡汤有较好的补益之功,尤益于年老体弱、病后气血亏损等一切衰弱病症.银耳为养阴润燥之佳品,尤适于肺、胃阴虚之人,老幼皆宜,可常食。银耳鸡汤为传统的滋补之品。

汤 鸡汤 红枣 枸杞 杞子 元贝_13105469_xl

(鸡汤有补益之功)

  双鞭壮阳汤

  制作原料:牛鞭50克,狗鞭10克,羊肉50克,母鸡肉50克,肉苁蓉6克.枸杞10克,菟丝子5克,料酒少许,花椒、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方法:牛鞭、狗鞭漂洗干净,切成小块,将羊肉、母鸡肉切成小块.加入花椒、姜、盐等调味品,同入锅内煮,先用大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煮一小时左右,将肉苁蓉、枸杞、菟丝子用纱布袋包好,放入锅内同煮,煮至牛鞭、狗鞭、羊肉烂熟,捞出药袋,即可吃肉饮汤。

  适宜人群:适用于肾气不足、肾阳亏损等症,如阳痿不举、早泄及阳虚体质之人。

  禁忌:本品大热,阳盛火旺者忌食。

  本品是冬季滋补壮阳的佳品。根据中医“以脏补脏”的原则,牛鞭、狗鞭为性器官,故可治疗性方面疾病,其对于性功能减退有特效。牛鞭和狗鞭味成、性大热,归肾经。其主要成分含有雄性激素、蛋白质、脂肪等。再加上羊肉温补肾阳,肉苁蓉、枸杞、菟丝子补肾壮阳。

  粟米龙眼粥

  制作原料:粟米1000克,粳米50克,龙眼肉15克。

  制作方法: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将粟米去壳,淘洗干净入锅,加入龙眼肉,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熟,加入白糖搅匀。

  适宜人群:适用于心肾精血不足,心悸,失眠,腰膝酸软者。

  禁忌: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

  粟米味甘、咸,性凉。人肾、脾、胃、手足太阴、少阴经。其功效于古书有载。《滇南本草》说:“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日用本草》说:“粟米粉解消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还说“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陶弘景曾说:“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本草纲目》说:“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可见,冬季以粟米龙眼粥为食,有补心肾、益腰膝的作用。

  节气养生,是指根据24节气的不同,养生方法也随之改变的养生方法。冬至的养生美食可以补血养肾健脾,这个时候进补可以改善我们的体质,调养气血。4款冬至养生美食,美味又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小暑清凉消暑养生系列之小暑第一饺子

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天气逐渐炎热,但还没达到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容易使人口干舌燥,不思饮食,此时若是大鱼大肉反而让身体感到不舒服,这个时节吃点苦味食物能够健脾开胃,使人食欲大增。苦味食物皆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祛暑燥湿、生津开胃之功,因此特别适合在小暑时节食用。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便秘
推荐专家更多
  • 万力生主任医师深圳市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