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乱补,当心吃错上火,便祕、嘴破、痔疮、失眠拢总来!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冬至」,不少人早就蓄势待发,等着这天聚餐进补。不过,中医师表示,其实,阴 历中「时令」是来自老祖宗几千年前的概念,台湾既非酷寒地带,这几年气侯更是出奇异常,建议现代人进补应依气温与时空环境,因时、因地制宜,才不会补出病 来!
冬至就要补?中医:因应时地制宜
台中慈济医院黄仲谆中医师表示,「冬至」是农历重要的节气之一,在天文学上这天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传统上认为「冬至」这天就等于「补」,而冲着养生、御寒保暖的名义,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汤圆、各种补汤火锅更是一应俱全。
毕竟古代与现代的时空背景不同,古早的中医主要发展自中国内陆,当地的冬季天寒地冻,冬令进补有其道理。可是,位处亚热带的台湾,冬天虽然也有温差变化,但真正冷的时间并不长。
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论中国内陆、台湾两者气侯、环境的不同,单以古代人饮食内容来看,更会发现,过去人们吃到蛋白质、脂肪的机会并不多,对比现代人餐餐大鱼大肉的饮食型态,实在是天壤之别,食用过度滋补的药膳汤品,反而会对许多人的体态及健康带来负担。
天不冷仍疯狂进补?当心补身不成反上火
更何况,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这几年台湾的冬天更是越来越不冷,就以今年立冬来说,白天高温甚至超过30℃,不但没有冷的感觉,简直与夏天无异。即 便如此,门诊中却发现,有不少30岁出头的上班族,不管气温炎热与否,仍认为只要是「立冬」就非补不可,甚至揪团大啖烧酒鸡、姜母鸭、羊肉炉,几天下来, 不但未觉身体变得更健康,反倒纷纷出现口干、嘴破、睡不着、便祕、痔疮发作等症状,相当痛苦!
今年加上气侯异常,节气的精准度跟古代愈差愈远,少则3、5天,多则1周都有可能。因此,黄仲谆中医师建议,民众进补还是该依实际天气状况为考量,而不是时令一到就一窝疯进补,才不会补身不成却适得其反。
冬日进补有学问!5大体质别吃错
提醒大家进补前要因时、因地制宜,并评估当时环境气温之外,黄仲谆中医师也特别针对5大体质的朋友,提出冬日正确进补的建议方式,以及需注意的事项提供大家参考。
体质1/虚寒体质
体力差、容易累,冬天手脚冰冷,穿衣着袜还是暖和不起来,或是晚上盖被还要再穿两层袜子才能保暖,属于明显的虚寒体质者,冬令时节就可以放心进补。
体质2/过敏性鼻炎者
另外频尿,且小便颜色偏透明、夜尿多者,有些痰液分泌较多,质地清稀,女性的白带清清水水稀稀;或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风一吹就流鼻水或是气喘,症状发频率跟气温降低有关者,都可以在此时调节进补、调整体质。
有痔疮、便祕、睡眠障碍或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朋友,往往属于不耐补、容易上火的体质。因此,在进补时选择使用的食材、药材,需要特别注意,包括:减少脂肪、蛋白质的摄取量,不要摄取过多姜、麻油、人蔘、桂枝或是当归等大辛、大热、具有补血、温通功效的食材较有保障。
体质4/免疫功能失衡者
此外,即使是温补的药材,对于体质较为敏感、免疫功能失衡的过敏性皮肤炎、免疫风湿类疾病患者来说,仍有激发病兆,加遽症状的可能,不可不慎!
体质5/孕妇
孕妇更是最要注意、当心的对象,特别是许多进补药膳为了让食用者在食用后,能够有效御寒,往往会加入具有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药物。倘若,孕妈 咪不慎误食,恐会使流产机率提高。因此,建议孕妇在进补前,最好能先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再食用,对腹中胎儿及自身健康才有保障。
【中医师小叮咛】:
最后,黄仲谆中医师也提醒,冬至全家团圆共进药膳补汤,虽然温暖又享受,但是,家族成员中每个人体质不尽相同。因此,建议挑选补汤种类时,最好能先请教医师拟定温和、适合大众的食材,而非随意购买坊间来路不明的药膳补方,才能吃得开心又健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治疗专题,主要介绍了关于过敏性鼻炎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怎么根治的问题,同时也提及了关于过敏性鼻炎的原因和症状以及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饮食禁忌等相关讯息。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