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处暑驾到,意味着夏天暑热正式终止。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处暑如何养生才正确呢?小编给你奉上处暑养生攻略。
养生攻略一、重视起居有时
处暑需重视起居有时,古代人在睡眠养生法中强调子午觉的重要性,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他们认为子午之时,阴阳交接,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时至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而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另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养生攻略二、促进阳气收敛
秋天,是人体和自然界阳气开始收的季节。在处暑期间,常会感觉到皮肤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口唇、鼻咽部干燥得冒火,大便干结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秋燥”。秋燥是由于气候干燥造成的,此节气期间发病多表现为咳嗽少痰、咽干不适、鼻燥口干、手脚心热等。因此,在养生方面,起居饮食都应以能促进阳气收敛为目的。
养生攻略三、食物宜清热安神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要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人体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
养生攻略四、运动锻炼不可少
可以选择散步、骑车、体操、慢跑、跳绳等,运动程度以全身稍微出汗即可。运动的同时可适度晒太阳。晒太阳的时间宜选择在傍晚,每次半小时左右,晒太阳时应选择避风处。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晒太阳,可以感受到室外阳光空气的抚慰,提高人体对氧气的利用。
推荐两款处暑滋阴润燥滋补汤
菜干鸭肾蜜枣汤:腊鸭肾4个,猪踭500克,白菜干250克,蜜枣4个。菜干切段,腊鸭肾用温水浸软,切件,猪踭洗净。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约2-3小时。
功用:菜干能通利肠胃、下气消食;陈肾功效清热下气;合而煲猪踭,有清肺热、祛痰火、通利肠胃的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大便干结者服用。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瘦肉750克。瘦肉洗净,切厚块;太子参、百合、罗汉果洗净。用料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功用:太子参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百合性甘、微寒,可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故此汤具有益气生津、润肺止咳之功,适宜气虚肺燥而见咳喘气短、口干渴饮、咳嗽咽干者饮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处暑时节气候逐渐干燥,因此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绿豆等是不错的选择。今天39小编给大家带来一道家常汤,排骨绿豆冬瓜汤,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具体做法与食用功效吧!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