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不能天天吃吗?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我们疯了或者哗众取宠,而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天天吃大米会使我们的健康处于危险之中,特别是婴幼儿、孕妇等或脆弱及敏感的人群。
食物应多样化,主食也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这是营养学一贯主张的健康饮食原则。白米饭作为精制谷物的代表,营养价值不及粗杂粮。但这些原则和事实显然不足以得出“不能天天吃大米”的结论。不过,新近出现的一些事件和证据正在促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最新的数据是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发布的。要准确解读这些数据,尤其是要把这些数据跟中国人吃大米的情况对应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不在此讨论这些数据,只分享一下美国FDA 根据这些数据给出的建议:“样品中所发现的含砷量很低,不足以立即或在短期内造成健康损害。鼓励所有消费者(包括孕妇、婴儿和儿童)平衡饮食,以获得更全面的营养,避免因过量食用单一食品可能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应给婴儿喂食多种谷物(而不是单一的米粉或米糊)。”另外,FDA 指出,有机大米中的砷并不少,糙米(粗粮)含砷似乎比白米还多,彻底清洗、多加水长时间煮可以降低砷含量,但对维生素破坏很大,整体健康益处不明显。
砷固然值得关注,而镉的毒性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去年5 月,广东省食安办率先公布150 多个批次(约占总检批次的10%)大米镉含量超标,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从那之后很少再有其他地区的检测结果发布(只看到福建发布的大米镉超标率为1%),但这绝不意味着其他地区就没有镉大米,这种奇怪的“沉默”本身就值得深思。专家们给出的建议与美国FDA 如出一辙:“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尤其是单一来源的大米)的依赖。”不要餐餐吃米饭,膳食应增加杂粮、豆薯等食物。
大米这种作物似乎对环境中的砷、镉等有毒元素情有独钟,吸收能力较其他谷物强。而环境污染无疑又使大米中镉、砷的污染问题雪上加霜。根据环保部和国土部4 月17 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耕地污染普遍比较严重,19.4% 的土地不合格,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综合以上情况,天天吃大米是不可取的,应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杂粮和薯类的摄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最近,一项研究结果为“补充维生素D对健康人的骨密度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并不能降低人们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刊登在著名杂志《柳叶刀》上,一些患者因此质疑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那么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还要不要服用维生素D?39健康网就此咨询了广东省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吴文主任。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详细]
去看看 ¥0.01.适用于维生素B6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异烟肼中毒;也可用于妊娠、放射病及抗癌药所致的呕吐,脂溢性皮炎等; 2.全胃肠道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维生素 B6的补充; 3.下列情况对维生素B6需要量增加:妊娠及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长期慢性感染、发热、先天性代谢障碍病(胱硫醚尿症、高草酸盐症、高胱氨酸尿症、黄嘌呤酸尿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长期血液透析、吸收不良综合症伴肝胆系统疾病(如酒精中毒伴肝硬化)、肠道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胃切除术后; 4.新生儿遗传性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详细]
去看看 ¥0.0辅酶类药。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出血后遗症、心功能不全、心肌疾患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