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中医通便之二三法

2014-07-24 00:41:0239健康网综合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被大便这件事困扰的人不少。很多人对大便不通很在意,但用的方法不对。中医通大便的方法有很多,如多喝水、喝汤,养阴润肠,或吃些促进脾胃运动的食物来促进肠蠕动等等。平时应多吃粗纤维食物,能促进排泄。

  被大便这件事困扰的人不少。中医学认为,大便宿于大肠,是人体吸收饮食精华,进行运化后排出的糟粕,应该每天至少一次,便状成形,排出时无任何不适。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这个脏器如果有热,就会导致大便不通。大肠为六腑之一,“腑”只是个传送的器官,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一旦积滞不通,就会成“毒”,影响身体健康。很多人对大便不通很在意,但用的方法不对,有的人天天自行吃泻药,如番泻叶、芦荟、大黄制剂等,这是很危害健康的。

  其实,中医通大便的方法是很多的,比如可用增液行舟的方法,把大肠比作河道,粪便比作船舟,如果液体(水分)不够,那船当然行不动,增液的方法,最方便直接的是多喝水、喝汤,特别是夏天,炎夏酷暑,更要补充水分,河道水流畅通,大便自然通了。

  二是用养阴润肠的方法,这个方法更适应于老年人,水是阴的一部分,但阴相比水更稠厚,更偏补一些,老年人肾阴渐亏,光补充水分是不够的,需要滋阴,比如有的服蜂蜜润肠,还有的服用甲鱼,或者中药生地、麦冬等,曾有报道称有百岁老人长年喝麻油增寿的,应该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补阴也是通便的一个方法。

  有的人长期便秘,是因为脾胃运化之力不足,肠子蠕动不够,可以吃些促进脾胃运动的如黄芪、党参等补气类的和陈皮、枳壳等理气类的,更好的办法是用按摩或针灸来促进肠蠕动,如按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前棘外一横指处),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支沟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也可以把手心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注意,如腹泻,则逆时针方向按摩,可以止泻)。还要注意坚持运动,少吃辛辣刺激之品。

  因为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有的儿童患肺炎感冒等,发高烧、大便不通,咽喉有痰,可以用通大便的方法,如用开塞露塞进肛门,或塞一小点肥皂头,大便即可通下,这时大便一下,热度立退,脉静身凉,痰也少了,这就是中医学的奥妙之处。还有,有不少疾患,如妇科的盆腔炎、内科的肾病,都可以用中药灌肠的方法,促进大肠蠕动,让热毒、瘀毒从大肠而出,这样的疗法已广泛被临床所用。

  当然,还有一种通大便的疗法是“急则治其标”,如突发急腹症、胆囊炎、胆结石、阑尾炎、肠梗阻、腹膜炎等,中医药这时也充分发挥优势,用峻下之品如大黄、芒硝等,急速通便,即可救命,如急性胰腺炎患者,可用芒硝包在纱布里外敷左胁下,对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疼痛很有效,但因芒硝很易吸潮,敷不久就会有水滴下,要垫好毛巾。从中药房配药时要用塑料袋密封,以防受潮。

  平时饮食中,富含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可使大便排泄缓慢,而多吃粗纤维食物,能促进排泄,也应注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积滞
推荐专家更多
  • 徐云生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固生堂东湖分院

    擅长领域: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肝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擅长中医脉诊及经方临床应用。

  • 李丽丽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多动症,及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肺炎、哮喘,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