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夏季“三宜”养生方对付酷暑来袭

2012-07-23 04:27:25新浪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入伏,意味着暑气加重,气温升高。为了适应气候变化,人在运动、饮食等方面都要做出相应调整,饮食宜清淡,运动宜清凉,情志养生宜清净。

  夏天的暑热和潮湿同时来袭,使人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都要作出调整,以适应气候的变化。下面推荐三种养生方式,让你能夏季过得健康舒适。

  饮食养生宜清淡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如绿豆赤豆扁豆、豆制品等,以解暑利湿、健脾益肾。夏季饮食还要注意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应慎重饮食,避免腹痛、吐泻。

  运动养生宜清凉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浮,易感受暑邪。因此夏季运动养生要避暑气,选择清凉环境。高温炎热及伏天不宜远途跋涉,以免伤津耗气。可以选择在比较凉快的地方早晚练习中医的养生功,或漫步于江边湖畔,或在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总之要多亲近大自然,不能因为怕热而只在有空调的健身房活动,在大自然中运动的收获是室内运动所无法相比的。

  情志养生宜清静

  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烦躁不安,生气易怒。首先要使心情平静,切忌烦躁不能自制,因躁生热,心火内生。要使心情像清澈平静的湖水一样,“静养勿躁”,避免因情志不畅诱发疾病。还宜适应“无厌于日”的特点,长昼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

  善于养生之人,需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所谓“使志无怒”,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所谓“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即气之宣泄平和、畅达,如其所受在外一舒畅。夏季养生,调节情志为先,应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处事不惊,遇事不乱,凡事顺其自然,静养勿躁。

(责任编辑:阮文玲)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铜元副主任医师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挫伤、骨折脱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状、肩周炎、网球肘、高尔夫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的康复保健;感冒、咳嗽、胃脘痛、胃炎、肠炎、便秘、头痛、失眠、眩晕、抑郁症、耳鸣耳聋、痛风、亚健康的平衡保健;月经不调、不孕不育、更年期综合症;扁桃体炎、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痤疮、黄褐斑、扁平疣等。

  • 王晓红副主任医师看大医互联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 江书刚主治医师沈阳市国医中医院甲状腺科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