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养生谚语。但“饭后百步走”并非指饭后马上走,中医专家指出,饭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有很多讲究,若方法不对,不仅达不到健身养生目的,反而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不利影响。让我们一起看看人们饭后都是怎么走的吧。
听曲散步
饭后散步的习惯,梁阿姨坚持已有十几年了,她在散步的时候还喜欢听音乐,以前是拿个小收音机听广播,现在换成了MP3。梁阿姨觉得一边听音乐一边散步,不知不觉就可以走很久,也不会觉得累,心情也会很好。
专家点评:听音乐本身也是减压的一种方式,一边散步一边听音乐可以帮助食物消化。但如果散步时听的是比较动感的歌曲,脚步会不由自主加快,这反而对消化不利。
拍打散步
不少人喜欢一边拍手或用手拍打身体的某些部位,一边散步的。张先生就是“拍打族”的一员,他说,每天坐在办公室,筋骨都不舒展,应该趁晚饭后散步这个机会让全身都得到锻炼,双手前后甩动来拍打躯干以及手臂,可以帮助气血活络,避免久坐带来的各种害处。
专家点评:拍打散步是一种传统保健方法,有舒筋活络、缓解紧张、消除疲劳之功。就是在散步时利用两臂自然摆动,手臂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部位,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倒走散步
徐先生夫妇散步方法很另类,徐先生倒着走的时候,徐夫人就正着走,走一段路后两人又交换过来。徐先生表示:“这样就不会担心倒走的时候碰到人或东西。”他们坚持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为散步增加了不少乐趣。
专家点评:背部向前倒走散步,这种方法改变了人体步行方向和习惯,有利于锻炼人体的感觉器官、平衡感觉。同时由脚尖先着地,后过渡到脚跟,对按摩脚部穴位、经络有良好作用。但是倒走会使体内血液更集中于脑部和脚步而不是胃肠,会影响消化,所以不适合饭后散步。
摩腹散步
岑小姐的散步方法比较特别,一边慢走,一边逆时针揉动腹部。她说每天按揉腹部15~30分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对减肥有利。
专家点评:饭后揉腹是古人一直提倡的养生方法,药王孙思邈就坚持“食后即以热手摩腹”,认为“食毕摩腹,能除百病”。但最好等饭后半小时再揉腹。
(责任编辑:来慧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艾灸是中医灸法其中一种方法。运用艾绒、艾炷或艾条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擅长领域:擅长甲亢、甲状腺结节、甲亢突眼、甲减、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疑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