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临近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我国或将迎来流感—新冠病毒
“双流行”的严峻形势
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
除了新冠疫情
我们还需考虑随季节而来的
流感的影响与危害

此前,张文宏教授曾指出:到今年秋冬季节,可能还会有一波流感高峰,到时候跟新冠混在一起,可能造成误诊,继而导致新冠患者和流感患者之间相互传播。而打了流感疫苗,把新冠跟流感叠加存在的风险降下来,就不会因为合并感染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每年在全球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流感每年可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病,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流感。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且难以预测,导致每年流行情况都会有所变化,防控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是全球长期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呈自限性。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如何预防流感?
1、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或毛巾捂住口鼻,实在不行可用衣袖遮挡,但不要用手掌。
2、勤洗手,少揉眼睛、抠鼻子、咬指甲等。
3、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养成良好作息。
4、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疑似患者,流感季节尽量少去人群过于聚集场所或佩戴口罩。
5、出现疑似流感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要戴口罩。
6、冲调饮用具有防流感专利的白云山星群夏桑菊。

星群夏桑菊颗粒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的经典名方“桑菊饮”,由夏桑菊、桑叶、野菊花三味药提取制粒而成。功效为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


白云山星群药业与产学研合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以抗病毒活性为考察指标对桑叶抗病毒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筛选出“抗青10号”高效抗病毒桑叶新品种,在防治禽流感、流感方面疗效更显著,荣获国家专利“一种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表明夏桑菊提取物可应用于制备杀灭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的药物,还可用作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等药品。
正值换季之初,建议大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注意手部卫生,从生活做起,杜绝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