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腹部中间,都有一只肚脐眼——因为它长在肚腹。凹陷如眼睛状,故有“肚脐眼”的俗称,它的正式名字为脐。不少人虽然知道它,但不一定了解它。
孕育生命的通道
人和哺乳动物的胎儿在孕育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妈妈身上摄取营养和氧气。然而,在母腹中,胎儿有嘴不能吃食,有鼻无法呼吸,新生命所需的一切,只能靠胎盘吸附在母体上摄取,通过脐带输送到胎儿体内。脐带是胎儿和胎盘之间的联系纽带和生命通道。婴儿呱呱坠地以后,胎盘和脐带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完成了历史使命,于是就将脐带剪断结扎(动物往往用牙咬断),脐带上没有什么痛觉神经,所以婴儿并不会感到痛苦。那肚脐上的一截脐带过些天就会自动脱落,从此也就在人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肚脐眼。
断脐的刀剪若不洁净,可能导致中医所说的“脐风”,即今日所说的“新生儿破伤风”,这是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不过此病现在已极少见到了。
有位22岁的青年,每当小便时,自己的脐部就会流出有尿骚味的液体,十分苦恼。原来,在胚胎的一定时期内,脐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门户”,它既与膀胱相连,又与肠子相连。随着胎儿的发育,这些相连部分逐渐退化、分离,脐与膀胱和肠子的联系也“断绝”了。假如因故退化不全,尿液和粪便就有可能从脐部漏出来。有此苦恼的人,而今只要到医院手术修补,关闭“通道”就可以了。
帝造人与死亡新说
《圣经·旧约·创世记》记载 上帝在创世的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性的活人。取名亚当。”后来,亚当与夏娃生儿育女,才有了人类,亚当成了人类始祖,夏娃则是众生之母。反对“上帝造人说”的人则喜欢用这样一个问题来诘难教会 亚当是否有肚脐?在这里,有无肚脐竞是能否成为“人类始祖”的重要论据之一。
丹田,是我国古人对人体的一种特别认识。所指部位并不十分确切。练功时的“气沉丹田”,常指脐下的腹部。我国当代有的《易经》研究者认为,人的肚脐就是“丹田”所在,并认为它是人体磁场的中心,还据此提出了“生命的死亡,即是以肚脐为中心的人体磁场的结束”。人们将这种理论谓之“继心脏死亡、呼吸死亡、大脑死亡之后提出的第四种死亡观点”。
某些研究哲理的人则将肚脐视为“宇宙中心”。所谓“沉思默想自己的肚脐”,这是指考虑问题要放眼世界,不要只注意“小我”。
这里且不去评判上述诘难与观点的正确与否,但肚脐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却是可想而知的。
保健、疗疾面面观
1220年,宋代王执中撰写的《针灸资生经》刊行。这本书里写道 “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灸脐中一壮故也。”别的古书也有灸脐可以养颜益寿的记载。这类说法自然不必全信。需知,养颜益寿的因素是多种缘由促成的,决非“灸脐中一壮”那么简单。不过,现代研究发现,常在脐部用隔盐或隔姜法灸一下,确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当今佛教界一位颇有声望的大师说过,脐是人体最怕冷的部位。如此,注意脐部保暖或定期给予灸热,自然有一定的保健之益。事实上,“脐冷”正是老年人、病后体虚和女性产后容易出现的一种病态症状,而治疗的常用手段就是用热敷、艾灸等方法来提高脐温。
脐是腹部正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亦是多条经脉流注的要冲,名日神阙,又名脐中、气舍、命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古医书,都认为在脐部纳盐,可灸治霍乱。《针灸资生经》更有“近世名医,遇人中风不省,急灸脐中,皆效”的记载。1983年出版的《上海针灸杂志》有文章说,灸神阙穴可治关节炎、漏肩风、坐骨神经痛、转筋拘挛等症,且“疗效神速”。日本有位名叫古川博的医生声称,经常指压脐部,或每晚数次用点燃的香烟灸脐,连续两个月即可治愈阳痿……凡此,都表明脐的作用非同一般。
专家还视脐为“天然药穴”,以药敷脐是脐疗法中的重要手段。清代的慈禧太后也曾以保元固本膏摊贴脐部用来治疗胃肠功能失调呢。
据研究,脐疗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脐与内脏的联系广泛,用药后它的刺激效应增强、渗透效应较佳和应激效应提高所致。
我国古代养生家有“呼吸到脐。寿与天齐”的说法。意思是 若经常运用腹式呼吸,做到“一吸便提,气气归脐”,就能通向长寿之路。
总之,中医学认为脐是人体主要经脉的重要通道,故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露脐与护脐
研究肚脐的人发现,各人的肚脐形状并不一样,且随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18世纪西方艺术品中的女性多丰满,她们中的92%为圆形肚脐。但在现代崇尚苗条的模特照片上,这一比例仅为35%。
中外都有医家认为,脐呈圆形,且下半部丰厚而朝上的,是健康男子的象征 肚脐圆润,且丰满、结实的,是健康女子的象征。凡脐呈这样那样的三角形,或脐眼又浅又小的,都存在或轻或重的健康隐患 肚脐发硬,则有可能是癌肿的信号,宜加警惕。这些说法的可靠程度如何,当然还有待于日后的验证。但好事者若据此“研究”下去,说不定会冒出“脐相术”来哩。
近些年来,服装时尚界吹起一股低腰风,露脐装大行其道,时髦的年轻人则以此为荣。然而有人在媒体指出 穿露脐装乘公交车等同于男士穿裤衩乘车,都是“既不雅观,又不文明”的行为,要求这些男女“自重、自律”。有少数女子为了吸引他人眼球,更将肚脐化妆、彩绘,甚至甘愿花许多金钱给肚脐整形的。有关报道告诉我们,姑娘们最喜欢将肚脐整成梭子形和猫眼形。对此,一般人直喊“看不懂”。不仅一般人对露脐、画脐、给脐整形嗤之以鼻,整形医生也是不赞成的,还认为这是股“怪风”。整形医生曾向媒体介绍,虽说是肚脐整形,至少也得有直切、横切、散刀切等10种刀法 整形失败的也并非个别,为此而打官司向医生索赔的有之,闹出病来的有之。真是何苦来哉
东方文化向来视女性露脐为“有伤风化”的不雅之举。在2003年,我国周边已有不止一个国家发布了禁止演员露脐的命令。的确,我们看不出演员袒胸露脐的必要性。演员如此,其他女性也是如此。毕竟,服饰遮体是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还请记住 脐是怕冷之地,护脐要比露脐好。
(责任编辑:王翊榆 实习编辑:朱燕梅)
更多中医最新资讯,请关注39中医频道——中国第一中医门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的易感人群,建议家长及时让孩子接种疫苗。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淋病奈瑟菌 7.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8.空肠弯曲菌肠炎。 9.百日咳。 10.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及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详细]
去看看 ¥0.0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淋球菌感染。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9.空肠弯曲菌肠炎。10.百日咳。11.风湿热复发、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腔、上呼吸道医疗操作时的预防用药(青霉素的替代用药)。[详细]
去看看 ¥60.25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此类药物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不宜用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和李斯特菌感染。4.可用于中、重度痤疮的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