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夏季养生防病注意五要点

2011-07-12 01:18:00凤凰中医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出汗、多梦神经症症状。因此,夏季养生防病十分重要,需要注意以下五大要点。

  夏季,天气一天天的开始变马德里炎热起来,雷雨天气也越来越多,气温高、湿度大。如此天气容易引起人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心悸失眠、出汗、多梦神经症症状。因此,夏季养生防病十分重要,需要注意以下五大要点:

  夏季养生防病注意五大要点

  1.注意养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极,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意思是说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回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春夏季节的养生应该注意养阳,补充元气。并且,盛夏时节,人体内的阳气到达旺盛的顶点会慢慢下降,如果不注意养护的话,到了秋冬季节就会因阳气不足而此生各种疾病。夏季养阳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贪凉,尤其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度的差别,不要将空调调的过低,室内温度应该保持的27℃左右。

  2.控制情绪

  夏季天气燥热,人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烦躁易怒。专家提醒,大怒不仅伤肝,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中风等疾病。

  因此,夏季养生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平和,平稳度夏。

  3.保障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偏高,许多人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后果是,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各种疾病风险增加;长此以往,还会导致精神紧张,继而引发神经衰弱等精神心理疾病。

  因此,夏季保障睡眠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成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7小时,中午最好有半小时左右的午睡或休息时间。

  4.合理

  湿热的夏季,很多人受到天气影响出现食欲不振、肠不适等症状,在饮食上表现的很马虎,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夏季饮食应该以祛暑利湿的食物为主,如绿豆粥、红小豆粥、冬瓜、白萝卜等。

  另外,夏季饮食也不能一味要求祛暑利湿,还要兼顾营养的全面、均衡,注意不要吃的过饱,不挑食,不偏食。

  5.适当健身

  夏季健身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也十分有利,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而且运动时适当出汗还有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

(责任编辑:徐蓓蓓 实习编辑:朱燕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蒋红玉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固生堂国医馆

    擅长领域:内科常见病和疑难病,尤其在心脑血管疾病、脉管炎,血栓病,再障、血小板增多及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病,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亢、甲状腺良性肿瘤等内分泌疾病,焦虑、抑郁症及重症失眠等神经功能失调,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不孕不育症等妇科疾病,顽固性咳嗽,暗疮,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荨麻疹,以及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期间的治疗和对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养等方面有独特经验。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陶银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其他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暗疮,月经不调,儿科感冒胃肠调理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