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理论是我国中医学积数千年经验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的保健养身方法之一。当前,随着气温的降低,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宣传具有“治血通络”“强身健体”的滋补品或几味中药的组合配方,并以各种宣传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特别提醒:“冬令进补”应当在医生诊断和指导下进行,不能轻信广告宣传。
其一,“冬令进补”须量身定做。中医理论讲究辨证论治,即使是现成的补品、膏方、浸酒料、煲汤料等等也非人人皆宜,而要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再辨证进补。盲目进补、不对症进补有时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结果有害无益。
其二,“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是关键。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仅依靠营养补品。《黄帝内经》就明确指出:补品只能用于调养虚弱的体质,机体的营养供给还得让位于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饮食。现代营养学证明:只有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能使你的营养均衡。
其三,切勿盲目轻信广告。广告宣传往往注重功效的宣传,甚至夸大其词,而不把一些注意事项、禁忌症、副作用等相关内容告知消费者。即使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也只是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其四,“生命在于运动”,进补不能代替锻炼。无论是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营养补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须依赖于人体健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功能。如果人们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胃肠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低,即使服用了补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会因体质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相反的作用。
(实习编辑:李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亚健康的年轻人也是吃膏方主力军,胸闷等症者,适用于“调肝健脾膏”,此膏药健脾利湿,但肝火旺盛者慎用。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咳嗽、哮喘、厌食、腹泻、胃炎、遗尿、血尿、肾病、湿疹、荨麻疹、多汗症、抽动症、多动症等疾病及小儿体质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儿科矮小症、脾胃不好、生长发育迟缓、性早熟、小儿肥胖症、小儿便秘、小儿鼻炎、营养不良、小儿咳嗽等以及成人郁证、消化、呼吸、耳鼻喉科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食管炎、胃溃疡及结肠炎、胆囊炎、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