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养身之道 五脏六腑有人疼

2010-10-27 04:5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年也有五季之说,春、夏、长夏、秋、冬,正好与心、肝、脾、肺、肾对应,科学地吃在五季,可以把身体五脏照顾得服服贴贴。<br>

  养身之道

  一年也有五季之说,春、夏、长夏、秋、冬,正好与心、肝、、肾对应,科学地吃在五季,可以把身体五脏照顾得服服贴贴。

  一年之计--养肝(从立春到立夏,2月4日—5月6日)

  春天,温暖的气候使人的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内部所需营养供应增加,这时要保持肝脏有旺盛的生理机能。

  宜:甘甜少酸,多吃小、豆豉之类的助阳食品和大枣、莲子之类的补益食品

  忌:肥肉、糯米团、凉糕

  春季养生要点春季养生的5个花招

  食谱:

  ⑴韭菜粥先将粳米加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米软,加入洗净切碎的韭菜50克,煮10分钟即可。

  ⑵红枣粥用红枣、粳米,大火煮沸,小火熬软即可。

  ⑶洋葱韭菜炒:洋葱切丝,韭菜切小段,虾去壳,起油锅,加虾、洋葱丝爆炒一下,再加入韭菜拌炒至熟,起锅前加入盐调味。(洋葱、韭菜、萝卜并称为蔬菜里的三大催情壮阳食物,这道菜不仅能增强机能,而且对损耗的体能有直接的补益功效。)

  春季养生吃什么好?

  烈日灼身--养心(从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夏季是一年当中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季节,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出汗多,消耗大,食欲不佳,心脏负担较其他季节明显加重。外部环境越热,心情越要保持平静,要“常如冰雪在心”。这个季节的食物要能消暑解热,利尿消肿。

  宜:甘酸清润,减食,少油,绿豆、西瓜、乌梅最佳

  忌:鸡肉羊肉、干辣椒

  食谱:

  薄荷:嫩薄荷叶两三,生一片,沸水冲即可,不仅清凉解暑,还能祛风。

  长夏难熬--养脾(从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

  从小暑到立秋共计30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又往往伴着湿气,所以这段时间炎热多湿。蔬菜瓜果大量上市,能促进消化功能,要注意对脾脏的保养,防止食带来的消化道疾病。

  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腻,多吃素食

  忌:辣椒、肥肉

  食谱:

  香蕉冻奶香蕉两个打碎成泥,加入少量牛奶拌匀,入冰箱冷藏然后食用,能在炎热的天气里解除疲劳、增进精力。

  秋刀鱼的滋味--养肺(从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秋天气候干燥,有“秋燥”的说法,人容易咽干鼻燥口渴。秋天的饮食需滋阴润肺。

  宜:少食辛辣,多酸甜爽口的食物。芦柑、山楂、芝麻、糯米、蜂蜜、枇杷、甘蔗、菠萝首选

  忌:辣椒、生葱、大蒜

  食谱:

  ⑴芝麻粥:黑白芝麻均可,炒香。粳米熬粥,加入芝麻。

  ⑵川贝炖梨:将梨切去顶部,掏空梨核,放入川贝母,冰糖少许,入锅内蒸熟,吃梨喝汁。

  冬日之光--养肾(从立冬到立春,11月9日—来年2月4日)

  冬天,容易肾虚,补肾益气是这个季节最需要做的。

  宜:热食,进补,辣椒、胡椒、炖肉、牛羊肉,火锅,涮肉

  忌:粘硬、生冷

  食谱:

  ⑴姜枣汤:10枚大枣,5片生姜,每晚煎茶,可以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减少发病。

  ⑵山药牛肉:山药,牛肉,一同烹调,牛肉无论采取红烧或者清炖的方法均可,山药在出锅前半小时放入。

(实习编辑:李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药物性肝病
推荐专家更多
  • 石坤元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工人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儿科疾病、四时感冒、急性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喘、急慢性肝炎、乙肝、肝胆结石、肾炎、肾结石、淋病、泌感、肠胃炎、胃溃疡、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眩晕、风湿关节炎及皮肤病,临床经验丰富。

  • 肖河主任医师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及十二直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胆石症,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尤为专长;对泌尿系统疾病,慢性咳嗽,风湿性疾病,心脑血管病等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