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0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了。9月来临,意味着秋天也要来了。秋风送爽,虽然气候宜人,但却比较干燥,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秋燥影响肺部健康
中医认为,燥主秋令。秋天天气干燥,而干燥对人体肺部危害较大。在秋燥的影响下,易致肺阴不足、肺津亏损。由于“肺朝百脉”,一旦肺部受损,又会连累身体其他脏器,最终令全身都出现不适病症。
秋燥通常分两种,一种是“温燥”,另一种是“凉燥”。初秋时节,夏天的余热尚未褪去,容易出现温燥;而等到中秋或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变凉,就会出现凉燥。不管是温燥还是凉燥,都容易耗损人体津液,伤及肺部,并诱发干咳、咽痛等病症。
秋天养肺正当时!
肺主一身之气,秋天来临时,养肺要跟上,不然的话,肺气受损,冬天就比较容易生病。那么,秋天要怎样养肺才好呢?具体可从饮食、起居、锻炼、情志等方面着手。
一、饮食
秋天比较干燥,容易损伤人体津液。因此子啊饮食上要注意“滋润补水”,除了日常多喝水外,饮食上建议多吃银耳、百合、蜂蜜、枇杷、莲子等具有滋阴润肺功能的食物。此外,由于“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少辛多酸,即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酸性食物,如猕猴桃、橘子、山楂等,酸性食物有助于收敛肺气。
二、起居
9月里,虽说“秋老虎”会让天气变得炎热,但此时不宜过度吹空调,感到凉就适当地增添衣服,每天早睡早起,预防感冒。
三、锻炼
秋高气爽,是参加户外活动的大好季节,比如每周去登山有助于增强人体呼吸与血液循环功能,增大肺活量和心脏收缩能力。当然,秋天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最好选择相对比较缓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等,避免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四、情志
秋天养肺,切勿悲哀伤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建议坦然面对。中医认为,常笑宣肺。意思是说,经常大笑有助于肺部的扩张,能让更多氧气进入体内,并随着血液循环系统进入全身,不仅养肺,同时还能养身体。
虽说2020年快过完了,但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散去,预防呼吸科疾病,不妨从养肺做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五色入五脏,五种颜色的食物可以滋养人体的五脏。绿色入肝,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红色入心。夏季养肺,取白色食材,推荐——百合。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外感热病、上呼吸道炎、鼻炎、支气管炎,慢阻肺,肝炎、胆囊疾患、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结肠炎、各种老年病,泌感、结石,风湿痹症、眩晕、痛症等杂病。对小儿四时感冒、咳喘、厌食、虚汗、肾炎及皮肤科常见病也有较好疗效。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